[发明专利]一种抗堵塞的治理化纤恶臭的生物滴虑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708.8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杨竹慧;刘佳;梁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治理 化纤 恶臭 生物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堵塞的治理化纤恶臭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堵塞的治理化纤恶臭的生物滴虑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工厂不断兴起,其中石油石化行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石化行业的污水处理一直以来可以实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恶臭不断产生,且恶臭污染物具有浓度较低,但成分复杂的特点,主要包括含硫类化合物、卤代烃、苯系物和氨气,它们属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三致”污染物,此外,这类污染物还有含量低、嗅觉阈值低等特点,且多数污染物具有憎水性。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场的恶臭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恶臭控制技术有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其中燃烧法的实质是将有害气体、蒸汽、液体或者烟尘转化为无臭无害物质。因此燃烧法只适用于可燃性组分浓度高的污染物;吸收法是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表面,实现污染物与气相主体的分离过程,适用于极易在水中或者其他溶液中溶解的污染物;吸附法是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表面,实现污染物与气相主体的分离过程。吸附法使用与中低浓度的恶臭,控制污染物效果较佳,但由于吸附法存在成本高,需要预处理等特点,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生物法则由于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低且低能耗、不产生二次污染物易于操作、方便管理等优势,收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德国和荷兰在生物滴虑方面应用较早,技术较为成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利用生物法治理恶臭气体。到九十年代,美国等其它国家也提出了生物法控制恶臭的技术是一大创新,应加大投资。
生物法又包括生物滴滤法、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洗涤法。
生物滴滤法除具有生物法的普遍优势外,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压损小,气液固接触面积大等优点。因此,生物滴滤法适用于处理浓度低的憎水性污染物,与化纤恶臭的特点相吻合。
目前有文献报道的生物滴滤塔填料有陶粒、煤粒、陶瓷拉西环、硅藻土、玻璃、聚丙烯鲍尔环、生物活性碳等等。其中陶粒由于表面粗糙,具有合适的比表面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且耐压、耐腐蚀,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有利于生物滴滤塔运行的稳定性,并且价格低廉等特点而适用于工业应用。
但生物滴滤法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长期运行即会堵塞的严重问题,这影响这生物滴滤塔的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也是生物滴滤塔未能普遍应用于工业企业中的一大障碍,本发明将有效的解决生物滴滤塔的堵塞问题,提供一种可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滴滤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治理化纤恶臭复杂成分的抗堵塞生物滴滤装置,对化纤恶臭做极好的收集,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净化。通过换向操作使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均匀分布,提高生物滴滤塔的空间利用率,避免生物滴滤塔的堵塞,保证生物滴滤塔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投资少,生物量分布均匀,抗堵塞,稳定运行时间长等特点。
一种处理化纤恶臭的生物滴虑装置,包括上部设有出气口和下部设有进气口的装有生物填料(17)的生物滴滤塔(16)、用于支撑和固定生物滴滤塔(16)的支架(28)、臭气均质器(32)、储液槽(23)、风机(27)、电磁阀和管道;
所述的生物滴滤塔(16)由玻璃钢制成,结构为多段一体式,多段为上下结构的多段,每段上部分别设有检查孔和填料装卸孔(20),每段底部分别设有空气导流板(18);所述的生物滴滤塔(16)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
所述的生物填料(17)为轻质球形膨化性陶土颗粒,生物填料(17)填充在每段的检查孔和填料装卸孔(20)和空气导流板(1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和治理漆雾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滚漆车间污染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