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烤炭消烟助燃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643.7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吕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良德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C10L10/02;C10L5/4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烤 炭消烟 助燃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烧烤炭消烟助燃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市面上用于烧烤的炭一共分为易燃炭、木炭和机制炭三种,其中,因为易燃炭的表面有一层易燃层,所以其虽然容易引燃,但却相对较贵;而木炭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其在烧烤时却火力不均,燃烧时易炸裂,燃烧时间也相对较短,所以在较长时间的烧烤过程中需要经常加炭;最后,由于机制炭是由炭和煤混合而成,其燃烧时间较长,火力也均匀,但是,其却存在有不宜引燃和煤烟较大的缺陷,因此其不易被进行偶尔性烧烤的人群或是烧烤量不大的门店所接受;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烧烤用炭存在有价格较贵,燃烧时间较短,烟尘大等各种不同的缺陷。
因此,目前有必要开发一种能消除烟尘和助燃的烧烤炭辅助剂,以满足各种用户的烧烤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烤炭消烟助燃剂的制备方法,能有效延长现有烧烤用炭的燃烧时间,还能吸烟吸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烤炭消烟助燃剂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固液比g/mL计1:(1~2),在活性炭粉末中加入40~60%的硝酸盐溶液;
(2)在50~70℃的搅拌条件下,按H2O2与活性炭粉末的液固比为(0.5~1):1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0~50%的H2O2,直至H2O2完全分解没有气泡产生;
(3)在反应温度为60~80℃、搅拌速度为200~400r/min下,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滴入饱和氨水溶液,直到溶液的pH值达到10~11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维持在反应温度下继续搅拌1~3小时;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于常温下老化2~5小时,然后经抽滤得到固体沉淀物,再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和抽滤固体沉淀物,最后将固体沉淀物于100~150℃下干燥12~24小时,再在800℃下焙烧6小时,待自然冷却后研磨成细粉;
(5)测定步骤(4)所得细粉的吸水率,按KNO3︰细粉的质量比为(1~10)︰(99~90)称取KNO3,然后根据细粉的吸水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配制成硝酸钾溶液,将步骤(4)所得细粉与硝酸钾溶液混合,并不时搅拌,然后在室温下浸渍24小时后,再在100~150℃下干燥12~24小时,待冷却、研磨后,即得到烧烤炭消烟助燃剂。
所述步骤(1)的活性炭粉末的粒度为150~300目。
所得烧烤炭消烟助燃剂使用时,将烧烤用炭(易燃炭、木炭和机制炭)与烧烤炭消烟助燃剂混合后共同引燃使用。
所得烧烤炭消烟助燃剂使用时,将该烧烤炭消烟助燃剂平铺一层在烧烤用炭表面,引燃烧烤炭消烟助燃剂后再逐步与烧烤用炭拌匀。此法主要针对不易引燃的机制炭使用。
所得烧烤炭消烟助燃剂使用时,是将该烧烤炭消烟助燃剂缓慢撒在已燃烧并产生烟尘的烧烤用炭周围或表面。能减少烟尘,除去烟味,还能减少烧烤过程中的加炭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得消烟助燃剂具有孔隙结构,能吸附烟尘和气味,其本身含炭量高,燃烧时间较长,燃烧反应完全,在助燃同时能有效吸附烟气,使整个烧烤过程无烟无味,还能减少烧烤用炭的用量,提高其使用效率。消烟助燃剂与烧烤用炭共同存放,还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霉变。该消烟助燃剂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能配合目前现有的任何烧烤用炭,完全解决了火力不均、燃烧时易炸裂、不易引燃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按固液比g/mL计1:1.5,在粒度为200目的活性炭粉末中加入50%的硝酸盐溶液;
(2)在60℃的搅拌条件下,按H2O2与活性炭粉末的液固比为0.8:1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40%的H2O2,直至H2O2完全分解没有气泡产生;
(3)在反应温度为70℃、搅拌速度为300r/min下,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滴入饱和氨水溶液,直到溶液的pH值达到10~11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维持在反应温度下继续搅拌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良德,未经吕良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