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地方驴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7716.3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钰;闵久梦;王长法;孙艳;王秀革;郭怡君;庄桂龙;王银朝;范艳娜;黄金明;仲跻峰;周祥山;嵇传良;田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地方 品种 方法 及其 专用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地方驴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待测样本的总DNA并检测在SNP位点组合的基因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待测样本是否来源于地方驴品种的后代;SNP位点组合由组合Ⅰ、组合Ⅱ、组合Ⅲ、组合Ⅳ、组合Ⅴ、组合Ⅵ、组合Ⅶ、组合Ⅷ和组合Ⅸ组成,依次含有2个、6个、3个、1个、7个、4个、4个、1个和2个特异性SNP位点。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鉴定待测样本是否来源于地方驴品种的后代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可方便、快捷鉴定驴品种或纯度。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地方驴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
背景技术
驴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野驴与家驴属于不同的物种。现存的野驴分为亚洲野驴和非洲野驴两大类。亚洲野驴有5个亚种。非洲野驴有努比亚野驴和索马里野驴2个亚种。家驴分布于全世界五大洲,其中亚洲和欧洲较多。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全世界的家驴都是由努比亚野驴和索马里野驴经人工驯化产生的。家驴在汉通西域后,开始大规模从非洲东北部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首先传入我国的是西北地区的小型驴,毛色属于浅色,含鹰膀和腿斑;在五代十国时期,逐渐在中原以及黄河中下游省份出现了大体型驴,毛色属于黑色。随着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及人工选种的结果,我国形成了多个地方品种驴,主要品种有泌阳驴、广灵驴、和田驴、佳米驴、库伦驴、西藏驴、吐鲁番驴、新疆驴和云南驴。
在中国,家驴除了劳役用之外,主要还有两个商业用途:一是驴皮,其是生产阿胶的主要原料,一般选用大型黑驴的驴皮生产的阿胶最为正宗;二是食用,在山东、河北地区非常流行食用驴肉。驴品种的差异可直接导致产品品质的不同,因此鉴别驴的品种非常重要;而且在驴的育种过程中,种公驴的品种纯度也很重要,不同品种纯度的种公驴和母驴交配产生的后代的品质也是不一样的。
目前,驴品种的鉴定主要依靠外形观测法。例如对德州驴的鉴定有一套专门行业标准,具体如下:(1)体质和整体结构:体质结实紧凑,皮薄毛细,体格高大,体形多呈正方形;(2)头部:中等大小,眼大,耳立,上下唇闭合良好;(3)颈部:颈长适中,颈肌发达;(4)躯干:警甲明显,肋拱圆,背腰平直,腹部充实,尻稍斜;(5)四肢:四肢坚实,关节明显,蹄质坚实;(6)毛色:主要分为两类毛色,一类是黑三粉(即驴的毛色为鼻、嘴、眼周围和腹下被毛为白色、其它部分纯黑),另一类是乌头(驴的全身被毛为纯黑)。但在采用外形观测法进行鉴别时,存在主观性差异,导致鉴别结果不准确。而且采用外形观测法无法鉴别驴的品种纯度。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的多态性。DNA分子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有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等形式,而SNP不包括碱基的插入和缺失。随着技术的发展,SNP检测方法越来越多,检测费用也越来越经济,使它成为继SSR之后的新一代分子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鉴定待测样本是否来源于地方驴品种的后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与地方驴品种相关的SNP位点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与地方驴品种相关的SNP位点组合,可由组合Ⅰ、组合Ⅱ、组合Ⅲ、组合Ⅳ、组合Ⅴ、组合Ⅵ、组合Ⅶ、组合Ⅷ和组合Ⅸ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