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倒车入库考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4322.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锋;杨骥;张南峰;李勇;何家荣;喻红玲;杨峰;郑艳伟;刘晓松;周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19/16 | 分类号: | G09B19/16;H04L29/08;G08C17/0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44215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电子 标识 倒车 入库 考核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倒车入库考核系统,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车辆上的微波通信装置在路侧通信单元的通信范围内与路侧通信单元建立无线通信,路侧通信单元用计时器累计无线通信的时长,若计时器计时超过预设时长后路侧通信单元还未断开通信,则路侧通信单元向控制中心发送超时信号,实现对考核时间的监测;考核车辆的车轮压到贴地板条时,贴地板条对重量传感器产生下压力,重量传感器受压则向控制中心发送轧线信号,实现车辆轧线的监测;与现有的红外线监测方式相比,本发明创造仅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倒车入库考核系统。
背景技术
倒车入库是考取小型汽车驾照必须进行的一个项目,其主要考察驾驶人在场地操作汽车的能力,考核过程中需要做到不轧线、不熄火、考核时间不超过四分钟等要求。目前,参考图1,针对倒车入库的电子考核方式采用红外线发送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来检测考核车辆在考核过程中是否轧线和超时,监测考核车辆的车轮转动来判断考核车辆在考核过程中是否熄火,其至少需要用六条红外线5(即需要六个红外线发送装置51和六个红外线接收装置52)来布置倒车入库的考核场地,使得整个系统结构十分复杂,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成本低的倒车入库考核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倒车入库考核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安装于考核车辆内的车载单元和布于考核场地上的测评模块,车载单元包括用于检测车轮转动的旋转编码器,其中测评模块包括计时器、通信范围刚好覆盖考核场地的路侧通信单元和沿两边道路边线铺设的多条贴地板条,每条贴地板条与路面之间均设有重量传感器,各个重量传感器分别电连接路侧通信单元,路侧通信单元分别电连接计时器与控制中心,车载单元还包括微波通信装置和电子标识,电子标识与微波通信装置可插拔地通讯连接,微波通信装置与路侧通信单元无线通信,微波通信装置电连接旋转编码器。
进一步地,每条贴地板条的底面仅设有单个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置于贴地板条的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地板条的顶面上拱从而形成弧形曲面,其两端为倒圆角结构。
本发明创造设有计时器和重量传感器,在考核过程中,考核车辆上的微波通信装置在路侧通信单元的通信范围内与路侧通信单元建立无线通信,此时路侧通信单元用计时器累计无线通信的时长,若计时器计时超过预设时长后路侧通信单元还未断开通信,则路侧通信单元向控制中心发送超时信号,实现对考核时间的监测;在两边的道路边线上各设一条贴地板条,每条贴地板条均压有一个重量传感器,考核车辆的车轮压到贴地板条时,贴地板条对重量传感器产生下压力,重量传感器受压则向控制中心发送轧线信号,实现车辆轧线的监测;与现有的红外线监测方式相比,本发明创造仅需2个重量传感器和1个计时器即可实现超时监测和轧线监测,因此结构更简单,由于无需采用数量众多的红外线发送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来实现轧线监测,因此成本降低,且通过微波通信装置读取电子标识中的人员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控制中心,由以往的人工输出信息改成设备直接读取,简单方便又避免输入出错的风险。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红外线监测的考核场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考核场地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倒车入库考核系统由控制中心3、车载单元和测评模块组成,车载单元安装于考核车辆内的前挡风玻璃上,测评模块布置于考核场地,车载单元和测评模块无线通信,测评模块和控制中心3总线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理研究所,未经广州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4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