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雾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2903.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邦宋 |
主分类号: | G02C11/08 | 分类号: | G02C1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镜 用于 防起雾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领域,尤其涉及了防雾眼镜及用于该眼镜的防起雾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镜是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由镜片和镜架组成。矫正视力用的眼镜有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四种。从镜片的功能上讲,它具有调节进入眼睛之光量,增加视力,保护眼睛安全和临床治疗眼病的作用;而眼镜架的功能,除其为镜片配套构成眼镜戴在人的眼睛上起到支架作用外,它还具有美容、装饰性。现代流行者强调,眼镜要有与时代人的面部化妆及服饰的和谐,反映社会阶层高、学问高雅、时尚等等象征。戴眼镜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也有烦恼的时候。人们带着眼镜从热环境走向冷环境中时,空气中的水分子液化附着在镜片外表面,形成水雾,遮蔽人们的视线,易产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易形成水雾的缺点,提供了防雾眼镜及用于该眼镜的防起雾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防雾眼镜,包括镜片和包覆在镜片外的镜框,镜框包括分别包覆在镜片上下左右的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下框上安装有向上开口的防雾槽,防雾槽内安装有吸水条,吸水条内吸附有防起雾剂,左框和右框上均安装有导槽,导槽内安装有滑块,还包括涂料条,涂料条与滑块连接并通过滑块与导槽的配合实现上下移动;左框和右框的上端均安装有转轴,滑块上固定有与转轴连接的牵引线;镜框上还安装有相互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控制器电源给转轴供电。通过涂料条的设置,使眼镜可以自动进行防雾清洁,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子液化附着在镜片表面,形成水雾,遮蔽人们的视线,避免了危险的产生。
作为优选,涂料条包括龙骨,龙骨为柔性材料制成,龙骨与镜片贴合,龙骨外包裹有用于粘取防起雾剂的细毛层。通过龙骨与镜片的贴合,保证涂料条将防起雾剂均匀涂抹在镜片表面。
作为优选,防起雾剂中各原料成分的质量配比为: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遥控设备,控制器接收遥控设备发出的遥控信号并控制转轴的转动。可人工控制进行去雾、清洁处理,增加了眼镜的多功能性和科技感。
作为优选,镜片的内外两侧均安装有涂料条。可对镜片内外两侧均进行涂抹,实用性强。
防起雾剂的制备方法,将植物油酰基乳酸钠、聚甘油脂肪酸酯、多元醇、香精和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并加热20-40分钟,加热温度控制在70~90℃;然后将其降温至-15~-5℃并保持30-35分钟;再将其升温至120~130℃并保持每分钟降温3-4℃冷却至室温,得到防起雾剂成品。通过以上步骤得到的防起雾剂成品具有较好的粘度和附着性,能有效防止水汽附着在镜片上,同时,还具有清洁镜片的功能;普通的防起雾膜为一次性膜,当镜片水洗时,防起雾膜便失效且用户无法自行涂抹,而本申请的防起雾剂可重复多次涂抹,实用性更强。
作为优选,防起雾剂中各原料成分的质量配比为:
作为优选,植物油酰基乳酸钠为椰子油酰基乳酸钠。
作为优选,聚甘油脂肪酸酯为聚甘油C8C12脂肪酸酯。
作为优选,聚甘油脂肪酸酯为聚甘油单月桂酸酯、聚甘油单辛酸酯或聚甘油单癸酸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涂料条的设置以及防起雾剂中清洁功能的配比,使眼镜可以自动进行防雾清洁,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子液化附着在镜片表面,形成水雾,遮蔽人们的视线,避免了危险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涂料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镜片、2—镜框、3—防雾槽、4—吸水条、5—导槽、6—滑块、7—涂料条、8—转轴、9—牵引线、10—温度传感器、11—控制器、12—电源、21—上框、22—下框、23—左框、24—右框、71—龙骨、72—细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邦宋,未经陈邦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