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749.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海;李文涛;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恒逸(文莱)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F04D29/66;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3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速 离心 复合 叶轮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叶轮,尤其涉及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的前盖板与后盖板间形成若干叶轮腔,所述的叶轮腔的起始段为单叶片,所述的叶轮腔的出口处为双叶片,所述的叶轮腔中的单叶片与双叶片呈一体化分布。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及其设计方法结构紧凑,提高使用性能,可靠性高,别适用于小流量低比转速泵,适配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叶轮,尤其涉及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军工、核电等领域需要一些小流量、高扬程的离心泵。原先传统的选择会采用往复式泵或高速离心泵,但由于往复泵的无故障运行时间较短,密封容易泄漏,给用户的工艺流程系统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因此近年来逐渐被离心泵替代,典型的如加氢装置的高压注水泵,目前已逐渐由原先采用的往复泵被小流量的多级离心泵替代。高速离心泵由于其传动机构与密封系统复杂,检修维护麻烦,运行成本高,而且其特性曲线平坦,很多流程工艺场合不太适用,所以开发小流量、高扬程的离心泵替代原有产品,是一个发展趋势与方向。
小流量、高扬程的泵,其叶轮设计比转速必定比较低,导致叶轮流道很窄,铸造困难,水力效率很低。采用冲压叶轮替代铸造叶轮在制造方法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叶轮流道狭窄的问题,并且冲压泵近几年在城市管网供水等领域得到了充足的应用与发展。但冲压泵只是在制造方法途径上的改进,其解决不了低比转速叶轮效率较低,流道扩散严重的问题。所以小流量低比转速复合叶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小流量低比转速复合叶轮设计结构与方法的提出,可以进一步减少液体内部摩擦损失、减小液体回流与脉动,提高低比转速叶轮效率,即适用于铸造、也适用于冲压叶轮,可以有效扩大小流量、高扬程的泵应用范围。
传统的叶片型线设计,每个叶片从入口到出口是单叶片的,对于小流量低比转速的泵,叶轮外径与其吸入口径比值较大,叶轮出口面积与入口面积比值很大,导致流道扩散严重,叶轮内部出现轴向旋涡或回流,导致叶轮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叶片起始段为单叶片,而到出口为双叶片,其工作面与背面型线设计差别较大,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做功能力,提高扬程系数;另一方面由于叶片出口段采用了双叶片,其在叶轮圆周上形成较大的面积排挤,减小了叶轮的面积比,减少叶轮内部的轴向旋涡或回流的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的前盖板与后盖板间形成若干叶轮腔,所述的叶轮腔的起始段为单叶片,所述的叶轮腔的出口处为双叶片,所述的叶轮腔中的单叶片与双叶片呈一体化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叶轮腔设有三个,三个叶轮腔呈均分状分布,所述的叶轮腔呈圆弧状,所述的单叶片中叶腔的宽度逐渐扩大,所述的双叶片中叶腔Ⅰ的长度大于叶腔Ⅱ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叶片中叶腔Ⅰ与叶腔Ⅱ间形成翼型空间。
一种低比转速离心复合叶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型线设计:工作面型线设计按传统无限叶片数的方法设计,背面型线设计按实际叶片数(有限叶片数),利用面积变化比(控制流速)的创新方法设计;
以上工作面与前一片叶片所设计的背面型线形成了叶轮的主通道设计(叶腔Ⅰ);
以上工作面与同一叶片所设计的背面型线所夹的空腔组成叶腔Ⅱ;
叶腔Ⅱ的设计型线方式采用副叶轮的设计法,通过将叶腔Ⅱ与后盖板贯通,形成完整的副叶轮;叶轮圆周面的旋转方向形成主副腔交替的流道;
(二)、模型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恒逸(文莱)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路实业有限公司;恒逸(文莱)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