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内壳鉴定柔鱼类日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533.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林;许巍;蒋瑞;陈新军;林静远;金岳;李建华;倪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28 |
代理公司: | 31203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鉴定 鱼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学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内壳鉴定柔鱼类日龄的方法,包括内壳横截面的研磨以及生长纹观测和计数的方法,主要步骤为提取、清洗、脱水、干燥、剪裁、树脂包埋、切割、固定、打磨、抛光、图片制作和生长纹计数等过程。本发明解决内壳不易研磨,研磨易脱落以及生长纹不易观察和计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研磨至最佳平面,保证较高的制片成功率,同时准确的判读生长纹数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学领域,涉及一种内壳生长纹的观测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内壳鉴定柔鱼类日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柔鱼类为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枪型目,柔鱼科种类的总称,寿命在1岁左右,它们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种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南、北极等海域。日龄鉴定作为柔鱼类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耳石、角质颚等被认为是用来鉴定柔鱼类日龄的可靠材料,过去也有研究尝试利用内壳表面的生长纹来鉴定柔鱼类的日龄,但是因其早期的生长纹判读困难而无法用于日龄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内壳鉴定柔鱼类日龄的方法,主要步骤为提取、清洗、脱水、干燥、剪裁、树脂包埋、切割、固定、打磨、抛光、图片制作和生长纹计数等过程;对内壳茎部的横截面进行打磨,即由内壳的远端和近端分别向茎部中部研磨成薄片;制作好的切片用CCD拍照,以保证今后随时可以读取生长纹;生长纹由内壳背侧核心处向腹侧边缘计数。
本方法利用形态稳定、容易提取、研磨方便的内壳来鉴定柔鱼类的日龄,包括柔鱼类内壳切片的制作步骤和内壳生长纹的观察与计数步骤,通过读取内壳横截面的生长纹数目来鉴定柔鱼类的日龄,为直接鉴定柔鱼类的日龄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内壳鉴定柔鱼类日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剪裁:取出内壳,截取内壳茎部;
b、包埋:按1:1~1:1.5的体积比将压克力粉和液体固化剂配置成的冷埋树脂溶液,倒入模具中,使溶液包裹整个茎部,并充满模具,然后放置室温避光处待其硬化;
c、切割:将包埋硬化后的树脂沿内壳的横截面切割成树脂薄片;
d、固定:将步骤c得到的树脂薄片近端朝下,固定在载玻片上;
e、打磨:将固定在载玻片上的树脂薄片远端打磨,先粗磨再细磨至中部;
f、抛光:将经打磨的内壳树脂薄片抛光研磨面,除去油质和杂质,完成所述树脂薄片一面的研磨;
g、将步骤f抛光好的树脂薄片连同载玻片放在加热台上加热直至树脂软化,取下树脂薄片,干燥后,将树脂薄片翻面,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由远端向中部先粗磨再细磨直至横截面的生长纹清晰可见,最后再抛光得到内壳切片;
h、生长纹观察:由内壳背侧核心处向腹侧边缘计数生长纹的数目。
优选的,步骤a中的裁剪要将内壳柄部和尾椎部剪除,只留下茎部。
优选的,步骤d中也可将内壳远端朝下粘于载玻片上,然后由内壳近端向中部打磨、抛光和实施后续步骤。
优选的,步骤a中剪裁之前对内壳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A、提取:用解剖刀、剪刀小心提取柔鱼内壳,防止内壳断裂、破碎;
B、清洗:用清水将内壳表面清洗干净;
C、脱水:清洗后的内壳放入无水酒精中脱水30天;
D、干燥:将经步骤C处理的内壳放入通风橱中让其自然干燥1周左右。
优选的,步骤h中的生长纹计数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