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7363.9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站斌;李熠;肖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18 | 分类号: | C07D27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氨基 噻唑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催化反应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机催化反应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中,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不仅是很多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骨架,而且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催化反应中广泛应用。文献报导的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法是硫脲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如文献Helvetica Chimica Acta(1967),50(8),2563-9报导了N-(2-羟乙基)硫脲衍生物的分子内环化反应:
第二种方法是氮杂环丙烷与异硫氰酸酯的反应,如文献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6),81(22),11508-11513报导了手性氮杂环丙烷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作用下与异硫氰酸酯反应:
第三种方法是2-氨基-2-噻唑啉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如文献Heterocycles 1993,35,1237报道的2-氨基-2-噻唑啉与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反应:
文献报道的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其它合成还有1,2-二卤代烷与硫脲衍生物的反应、2-卤代胺与硫脲衍生物的反应等等,但是这些合成方法大多得到的都是混合物,一般不能得到高纯度的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因此,探索寻求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纯度高的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是本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度高、稳定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操制备简便的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同时也提供其合成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式(I)中:R,R’是C1~C9烷基或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或取代杂环芳基。
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式中化合物(II)为3-取代氨基氮杂环丁烷化合物,其中R为C1~C9烷基或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或取代杂环芳基;化合物(II)可以由文献〖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09,362,1687〗公开报道的方法合成得到;异硫氰酸酯R’NCS中R’为R为C1~C9烷基或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或取代杂环芳基;
上述所述化合物(II)与异硫氰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2。
上述所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甲醇、乙醇、乙腈、乙醚、异丙醚、叔丁基甲基醚、四氢呋喃其中的一种。
本发明通过3-氨基氮杂环丁烷化合物(II)与异硫氰酸酯反应,生成硫脲化合物(III),化合物(III)发生异构化得到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I),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产物纯度高,没有其它异构体,达到了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一种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式(I)中:R,R’是C1~C9烷基或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或取代杂环芳基。
2-取代亚氨基噻唑烷化合物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式中化合物(II)为3-取代氨基氮杂环丁烷化合物,其中R为C1~C9烷基或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或取代杂环芳基;化合物(II)由已公开报道的方法合成得到;异硫氰酸酯R’NCS中R’为R为C1~C9烷基或取代烷基、芳基、取代芳基、杂环芳基或取代杂环芳基;化合物(II)与异硫氰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2。
上述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溶剂是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甲醇、乙醇、乙腈、乙醚、异丙醚、叔丁基甲基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
实施例1:
将3-苄基氨基氮杂环丁烷(75mg,0.22mmol)溶于二氯甲烷(5mL),在室温搅拌下,加入苯基异硫氰酸酯(32.6mg,0.24mmol),继续室温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溶剂,柱层析得到产物(88mg),产率8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