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及荧光假单胞菌H4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6935.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巴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14 | 分类号: | C09K17/14;C09K17/18;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苗燕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土壤 修复 制备 方法 荧光 假单胞菌 h4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及荧光假单胞菌H4的应用,涉及土壤酸化修复技术领域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生物土壤修复剂由微生物菌群、土壤团粒材料和天然培养基组成。微生物菌群主要是荧光假单胞菌H4活体,它在土壤酸化退化修复中破坏土壤病原菌,控制土壤中有益菌与有害菌之间的比例,天然培养基向荧光假单胞菌H4提供养分,维持荧光假单胞菌H4的活性,土壤团粒材料改善土壤板结现象,将粉体状土壤结构改变成“蜂窝”结构,提高修复后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湿性,形成新的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生存,促进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物质交换,形成根系发达,降低土壤酸性,短时间内恢复耕地土壤的自然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酸化修复技术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及荧光假单胞菌H4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酸化退化是指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农资产品造成的土壤退化现象,包括土壤板结、土壤酸值增大和作物病害加剧。近十年来,这种土壤现象已由点发展到面、由北向南、由平原向高海拔土壤快速发展,造成农业作物欠收或绝收。
土壤酸化退化的本质是土壤微生物体系发生了彻底改变。这种土壤微生物体系的改变,造成了作物病害微生物增多且易于存活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叠加了土壤pH降低。农业部制定了“土壤调理剂”产品标准,旨在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也曾经有人利用氯化苦进行化学修复,均见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荧光假单胞菌H4在修复耕地土壤中的应用,荧光假单胞菌H4于2017年2月20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 H4,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052。荧光假单胞菌H4能破坏作物致病微生物平衡、分解出作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和生物质,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体系,起到修复土壤使作物增产的作用,并且不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荧光假单胞菌H4在制备生物土壤修复剂中的应用。将荧光假单胞菌H4应用于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中,使制备得到的生物土壤修复剂保持荧光假单胞菌H4修复土壤的作用,同时加入有协同作用的土壤团粒成分,可制备治理土壤板结的生物土壤修复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土壤修复剂菌体活性高,易于在水稻、烟叶、茶叶、魔芋、蔬菜、中药材、小麦和水果种植土壤中培养,存活时间长,对上述田块中的致病微生物进行扑食或拮抗,具有效果明显,适用区域广,使用方便和适用作物品种诸多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其由上述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该生物土壤修复剂中土壤团粒材料与菌体混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微循环体系,更好地发挥修复土壤使作物增产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荧光假单胞菌H4在修复耕地土壤中的应用,该荧光假单胞菌H4于2017年2月20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fluorescens H4,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052。
上述荧光假单胞菌H4在制备生物土壤修复剂中的应用。
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上述荧光假单胞菌H4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用发酵液与土壤团粒材料以及腐熟牦牛粪混合,得到生物土壤修复剂。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生物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及荧光假单胞菌H4的应用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巴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巴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