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6028.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叶玉军;王鸿雁;叶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华葉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733399 甘肃省武***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工艺 枸杞芽茶 化学合成物质 脱色 干燥机 护色 解块 冷浸 揉捻 杀青 脱苦 芽叶 枸杞 清洗 苦涩 采摘 茶叶 精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适时采摘、清洗、脱苦脱色、冷浸护色、杀青、揉捻、解块、干燥、精选、包装等步骤,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枸杞茶叶苦涩,难以下咽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含量过低的问题,在干燥机中利用温度控制芽叶的香味,使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广宽广,且制得的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纯天然、无任何副作用,能够满足现在生活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枸杞芽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始于药用。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针对茶的医疗效用,唐代有“茶药”的书写,宋代有“茶,即药也”的论断。现代学者又提出了“茶疗”这一新词汇。对茶的药理作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解释的:“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生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
《本草纲目》对枸杞叶的作用论述的很全面,原文写道:“叶甘凉,降烦,益志,壮心气,益精解热,补五劳七伤,去皮肤骨节间风,消面毒,散疮肿,去上焦心肺客热”。据《饮茶与养生》记载:枸杞叶茶色泽鲜碧,清香扑鼻,饮时沁人肺腑,人们誉之为“长寿茶”。不仅能延长栽植枸杞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而且还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极大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同时,在调查绿茶加工、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摸索,探索出枸杞叶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枸杞叶中甜菜碱含量较高,如何把握好含量适中是枸杞叶茶加工的关键,甜菜碱含量较高,茶的口感表现为苦、涩,难以饮用;含量较低,则喝之无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枸杞芽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适时采摘,最佳采摘时间为4月20日-5月20日之间,选择规范种植、生长良好、无杂株的枸杞芽叶作为采摘对象,保证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作为原料,长度在1-7cm,芽叶完整、无残缺、无病虫害、无异种植物芽;
S2、清洗,把选好的枸杞芽叶用清水清洗三次,主要是洗掉叶面上的尘土和其他污物,清洗后将鲜叶放在温度为22-28℃的空间里,混合摊凉50-70min;
S3、脱苦脱色,摊凉时间到了之后将枸杞芽叶用90-120℃的热水对枸杞芽叶进行热处理2-5min左右;
S4、冷浸护色,经过高温处理的枸杞鲜芽叶热处理时间到后及时捞出再用冷水进行冷浸处理,冷浸时间为8-15min,以保护枸杞芽叶的色泽不再继续发生变化;
S5、杀青,将S4中冷浸后的枸杞芽叶转移到高温设备中,利用杀青机在160-190℃的高温进行杀青,使枸杞芽叶没有粘性,直到叶能成团,稍有弹性,手松不散即可,随后将枸杞芽叶置簸箕中摊晾;
S6、揉捻,将杀青后的芽叶趁热加入揉捻机器中,揉捻20-30分钟左右,使每个芽叶独立成茶团;
S7、解块,由于杀青时枸杞芽叶的含水量不等,使得揉捻后有些芽叶易结块,形成指头大小不等块,用茶叶解块机进行解块;必要时还要进行人工手工解块;
S8、干燥,利用烘干机首先将枸杞芽叶的水分从叶内层向叶表面输送,然后,水分从叶表面汽化,干燥初期,叶片含水量高,游离水输送速度快,经过一定时间后,游离水蒸发完毕,叶片中含水量不断降低,水分蒸发速度不断降低,当叶片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停止,要求水分含量下降到5%-8%,根据叶温的高低调节温度,高温产生老火香味,中温产生熟香味,低温产生清香味,得到半成品;
S9、精选,将干燥后的半成品放在簸箕内,去除茶团中的粉末和鳞片,按色香味分级分类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华葉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华葉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茶类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凉茶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