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平面薄金属片电极的电解电火花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3774.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宁;王琨宁;李兴;赵呈路;楼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B23H5/02 | 分类号: | B23H5/02;B23H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平面 金属片 电极 电解 电火花 加工 方法 | ||
1.一种使用平面薄金属片电极的电解电火花加工方法,使用如下的一种使用平面薄金属片电极的电解电火花放电加工装置,包括固定结构、进给调节装置、脉冲电源、平面薄金属片电极和工件、溶液槽,进给调节装置固定于固定结构上,平面薄金属片电极安装于进给调节装置下方,工件安装于溶液槽内,位于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下方,进给调节装置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通过程序控制实现电极垂直位置的宏进给使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与工件间距为5μm-50μm;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与工件形成一个电容C,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与工件分别为电容C的两极,两极分别与脉冲电源连接形成电解池,脉冲电源电压为5v-100v,溶液槽内部盛装有电解液,通过泵调节电解液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1)电解反应产生气泡:电解反应开始后,氢气和氧气气泡分别在平面薄金属片电极和工件上产生;
(2)气泡聚集合并与绝缘层形成:当电源电压高于一定的阈值时,平面薄金属片电极的产生氢气的速度大于氢气浮出电解液液面的速度,氢气开始在平面薄金属片电极附近聚集,直至在平面薄金属片电极附近形成一个气体绝缘层;
(3)平面薄金属片电极弯曲形变与放电通道形成:这个绝缘层在短时间内阻断极间的电流致使极间形成高强度电场,由于高强度电场的作用使两极之间形成静电力,平面薄金属片电极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工件方向发生弯曲形变,使极间距离减小从而导致两极之间电场强度继续增大,当工件和平面薄金属片电极距离足够小时,绝缘介质被击穿,产生电火花放电;
(4)材料的蚀除与抛出:在放电点初瞬时聚集大量的热,将放电点的工件材料熔化和气化,同时产生很大的爆炸力将被熔化和气化的工件材料抛出,形成放电凹坑;
(5)消电离与电极形变恢复:在工件和电极之间形成电火花放电的同时,极间的电荷也被释放,使极间静电力逐渐减小,平面薄金属片电极的形变也随之恢复,使工件和电极之间的距离重新变大,避免了不规则电弧的产生,也有助于放电加工中废屑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件材质为金属,所述电解液为钝化电解液硝酸钠,电解液浸没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作为工具电极,工具电极采用锯齿状或槽状电极,由安装于进给调节装置下方的夹持装置夹持,具体为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一端固定于夹持装置上,另一端未固定,搭在夹持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电解反应阶段,包括,通过进给调节装置向工件靠近,将工具电极浸没于电解液中,工具电极与脉冲电源负极相连,脉冲电源的正极与工件连接,作为电解反应的阳极,脉冲电源通电后,工件电极和平面薄金属片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电解液中正离子向工具电极移动,负离子向工件移动,在电解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步骤(2)气泡聚集合并与绝缘层形成包括:当脉冲电源电压和脉宽较高,气泡产生速率大于一定的临界阈值时,工具电极的产生氢气的速率大于氢气浮出电解液液面的速率,氢气开始在工具电极附近聚集,气泡在聚集之后逐渐合并,直至在工具电极附近形成一个气体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7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伤前线切割加工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线切割的导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