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电极箔漏电流的化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2991.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余英凤;邓利松;袁姚;何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12;H01G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电极 漏电 化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电极箔漏电流的化成方法,包括:前处理、多级化成处理、溶液处理、高温处理和磷酸去极化处理,所述多级化成处理中前三级化成处理每一级处理后都再采用溶液处理。本发明通过在前三级化成后采用特定溶液(络合试剂)处理,和水合氧化铝膜的铝离子进行络合,对水合氧化铝进行改性处理,抑制水合氧化铝膜过多生成;同时在酸性条件下施加电流也促进水合氧化铝膜向致密多孔氧化铝膜转化,从两方面减少水合氧化铝的含量;与现有化成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降低了化成箔的漏电流,提升了电极箔的耐纹波电流能力以及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材料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电极箔漏电流的化成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电子设备整机小型化的发展,对铝电解电容器的体积缩小和比容提高提出了迫切需要。阳极化成箔作为铝电解电容器中的核心材料,对电容器的各种特性起决定性作用。现有的阳极化成箔的化成工艺一般是水煮、四级化成后高温热处理,五级化成后磷酸处理再进行六级化成,进行第二次高温热处理后七级化成,最后磷酸二氢铵溶液中浸渍处理。采用这种化成工艺制备得到的电极箔,制成铝电解电容器后,漏电流较大,导致耐纹波电流性能较差,使得电容器使用寿命较短。且经过化成后的电极箔表面含有一层较厚的水合氧化铝膜,电极箔的漏电流主要是由水合氧化铝膜与水进一步反应生成无定型氧化铝或者氢氧化铝,氧化膜劣化导致的。现有的化成工艺由于是在水系溶液中进行,避免不了水合氧化铝膜的产生。经过高温处理,水合氧化铝也仅有少部分发生转化,或者经过常规酸浸渍处理,也只能溶解掉一部分水合氧化铝,处理过强会导致比容衰减严重。热处理和常规的酸处理对降低电极箔漏电流作用很小。
在一些对电容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领域如闪光灯、节能灯、交流马达、伺服电机、充电桩等,除了高比容、长寿命,还需要有低漏电流和低损耗的特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化成工艺进行创新,提高氧化膜的质量和降低化成箔的漏电流,以满足相应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比容高,低损耗、明显降低漏电流,延长电容器使用寿命的中高压阳电极箔的化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降低电极箔漏电流的化成方法,包括:前处理、多级化成处理、溶液处理、高温处理和磷酸去极化处理,所述多级化成处理中前三级化成处理每一级处理后都再采用溶液处理。
具体的,一种降低电极箔漏电流的化成方法,包括:
A、腐蚀箔置于90~100℃的纯水中处理;
B、将步骤A中纯水处理后的箔片置于质量分数8%~15%的硼酸酸溶液中,控温至70~90℃进行第一级化成;
C、将步骤B中第一级化成后的箔片浸渍于溶液中进行溶液处理;
D、将步骤C中溶液处理后的箔片置于质量分数8%~15%的硼酸酸溶液中,控温至70~90℃进行第二级化成;
E、将步骤D中第二级化成后的箔片浸渍于溶液中进行溶液处理;
F、将步骤E中溶液处理后的箔片置于质量分数8%~15%的硼酸酸溶液中,控温至70~90℃进行第三级化成;
G、将步骤F中第三级化成后的箔片箔浸渍于溶液中进行溶液处理;
H、将步骤G中溶液处理后的箔片置于质量分数8%~15%的硼酸酸溶液中,控温至70~90℃进行第四级化成;
I、将步骤H中第四级化成后的箔片,置于400~550℃高温处理1~5min;
J、将步骤I中高温处理后的箔片置于质量分数8%~15%的硼酸酸溶液中,控温至70~90℃进行第五级数化成;
K、将步骤J中第五级化成后的箔片置于1~5%的磷酸溶液中,控温至40~60℃,处理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未经宜都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