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2942.4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勤;李青松;曾琦;周宁;董伊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00;C09D7/12;C09D125/06;D06P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打印 产品 着色 方法 | ||
1.一种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苯乙烯微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微球、二氧化硅微球、由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为基体修饰的微球分散于水中,并加入水性粘合剂,形成微球的水分散液;
(2)将微球的水分散液雾化成雾气,并将待染色的3D打印产品置于所述雾气中雾化;
(3)在40-60℃下干燥雾化后的3D打印产品,在所述3D打印产品的表面形成结构色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微球直径为100-4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修饰为接枝、共聚和羟基化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性粘合剂为聚乙烯醇、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性粘合剂占微球质量的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球给3D打印产品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雾化时间1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9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化缠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力式旋转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