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2517.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建;王永志;徐凤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兴德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cc 高等级 组装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材料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电子传导性,可插层而形成插层化合物特性,同时具有耐热性、抗冲击性、高比强等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的均为碳材料,包括软碳材料(SCC)如石墨类碳材料,及一些热解硬碳。天然石墨有理想的层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电容量,但其震实密度低,在实际使用中降低了电池的电容量;普通人造石墨粉形状不规则,比表面积大,在制备的电池极片中,石墨的C轴垂直于极片和隔膜,不利于电解液和锂离子的扩散、嵌入和迁出,降低了电池的电容量和充放电倍率;人造石墨化中间相,结构稳定、比表面积小、循环性能好,但是存在电容量较低,压实密度不理想等问题。
针对每一种材料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法。中国专利CN102569755A公开了一种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植物原料碳化物添加纳米包覆材料和添加剂,并经碳化、研磨、造粒、低温烧结、石墨化等处理过程制备而成,该方法生产工艺复杂,辅助原料多,制作成本较高,电池的比容量低。
中国专利CN1397598A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石墨的制备方法,用树脂包覆后,经700-1200℃碳化处理,得到碳包覆的石墨微粉,包覆层与石墨基质的结合度较差,不能有效的阻止溶剂共嵌入和石墨层的剥离。
中国专利CN1585172A公开了一种石墨颗粒表面包覆沥青的方法,来提高负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该方法制得的材料强度大,韧性差,当压实密度较高时,易使包覆层破裂。
中国专利CN100459244C公开了一种石墨粉包覆石墨化中间相层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添加剂抑制石墨颗粒的团聚,由于添加剂分散不均,无法有限抑制石墨颗粒的团聚,且在添加过程中向材料中引入了无效的杂质,降低了材料的比容量。
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碳包覆石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微粉的固相团聚问题,以及在自组装过程中中间相沥青层状堆积均匀性问题,提供了一种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覆颗粒均匀,达到了结构稳定化、形态最佳化,避免了使用阻聚剂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和杂质的引入,利于电池极片的加工,电性能得到较大提高。该方法可实现连续化生产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
一种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经球化后得到的微粉作为基料,微粉粒径为3-6μm,所述基料外部包裹沥青中间相包覆层,包覆层平均堆积厚度为0.3-1.0μm。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上述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球化,得到粒径为3-6μm的石墨微粉;
2)将石墨微粉与洗油按照质量比1:1-20的比例装入打浆容器内,控制打浆容器内温度190-230℃,压力0.2-0.4MPa,打浆时间60-90min,搅拌打浆制成半浆状中间产品;
3)将原料沥青与半浆状中间产品按照质量比2-5:1的比例混合均匀,送入加热炉内加热,混合物料升温至390-450℃后,将物料入反应器内;
4)保持反应器内温度为390-450℃,压力0.1-0.4MPa,聚合反应2-6h;
5)聚合完成后,生成反应产物聚合物和洗油;
将聚合物与洗油分离;并将洗油经冷却后回收;再将聚合物用洗油进行洗涤、萃取,分离得到包覆沥青中间相的石墨粉;
6)对包覆沥青中间相的石墨粉进行干燥、碳化及石墨化,得到SCC高等级自组装碳/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优于其他工艺方法的特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聚合反应过程中,在高温环境下,半浆状中间产品中的洗油与原料沥青两种物质发生质置换过程,即基料石墨所吸附的洗油在温度超过自身干点后,会异向释出,而原料沥青会同向植入,通过质置置换后,原料沥青迅速吸附在基料浅层,得到包覆沥青中间相的石墨粉;再经碳化和石墨化,达到SCC材料自组装均匀复合,包覆颗粒均匀,结构稳定化、形态最佳化,提高了震实和压实密度,避免了使用阻聚剂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和杂质的引入,利于电池极片的加工,电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原料天然石墨的光学显微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兴德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兴德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