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串行化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0392.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钧;罗仁鸿;陈慕蓉;林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9/00 | 分类号: | H03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串行 电路 | ||
1.一种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包括:
延迟电路,其包括多个延迟级,接收输入时钟信号且产生多个延迟时钟信号,所述延迟级包括第一延迟级和所述第一延迟级之前的第二延迟级,且所述延迟时钟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一延迟级产生的第一延迟时钟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延迟级产生的第二延迟时钟信号;
数据串行器,其耦合到所述延迟电路,接收并行数据和所述延迟时钟信号的最终级延迟时钟信号,且根据所述最终级延迟时钟信号将所述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以及
第一数据采样器和第二数据采样器,其串联耦合,且耦合到所述延迟电路和所述数据串行器,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采样器根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对所述串行数据采样以产生第一输出串行数据,且所述第二数据采样器根据所述第二延迟时钟信号对所述第一输出串行数据采样以产生第二输出串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迟级为所述延迟电路的最终延迟级,且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为所述最终级延迟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迟级和所述第二延迟级为所述延迟电路的最终延迟级之前的中间延迟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采样器与所述第二数据采样器之间的时序参数的关系为:
T–(td_ck+td_ck2q)–TjitterTset,
其中,T为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的周期,td_ck为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延迟时钟信号之间的延迟,td_ck2q为所述第一数据采样器的门延迟,Tjitter为累计抖动的时序范围,且Tset为所述第二数据采样器的设置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数据采样器,所述第三数据采样器耦合到所述第二数据采样器,且根据第三延迟时钟信号对所述第二输出串行数据采样以产生第三输出串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延迟时钟信号由所述延迟电路的在所述第二延迟级之前的第三延迟级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数据采样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输出串行数据中的抖动大于由所述第二数据采样器产生的所述第二输出串行数据中的抖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样器中的每一个为D型触发器。
8.一种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包括:
延迟电路,其包括多个延迟级,接收输入时钟信号且产生多个延迟时钟信号,所述延迟级包括第一延迟级和所述第一延迟级之前的第二延迟级,且所述延迟时钟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一延迟级产生的第一延迟时钟信号和由所述第二延迟级产生的第二延迟时钟信号;
数据串行器,耦合到所述延迟电路,接收并行数据和所述多个延迟时钟信号中的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且根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将所述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
多个数据采样器,耦合到所述延迟电路,其中,所述数据采样器分别根据多个采样时钟信号对输入串行数据采样以产生多个经采样串行数据;以及
输出决策电路,耦合到所述数据采样器,接收所述多个经采样串行数据,且根据所述多个经采样串行数据选择所述多个经采样串行数据中的一个作为输出串行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样器耦合到所述数据串行器,且所述输入串行数据为由所述数据串行器产生的所述串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串行化电路,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初始级数据采样器,所述初始级数据采样器耦合到所述数据串行器且根据所述第一延迟时钟信号对所述串行数据采样以产生所述输入串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3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