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自动需求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8153.8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6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丹;于波;杨延春;吴亮;刘裕德;韩慎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10/0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大 供电 能力 自动 需求 响应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自动需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最大供电能力TSC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当前网络具备的最大供电能力TSC0;
步骤2、通过馈线N-1约束模型判断当前负荷是否满足馈线N-1约束;
步骤3、通过负荷调控模型计算得到调峰量最小的负荷调控方式并对配电网进行调控;
所述TSC计算模型为:
MaxTSC=∑Pi
所述馈线N-1约束模型为:
MaxTSC=∑Pi
所述负荷调控模型为:
MinΔF=∑(Fmn-F′mn)2
上述公式中,Pi表示第i号主变所带的负荷;Fm表示第m号馈线所带的负荷;trfmn表示馈线mN-1时转带给馈线n的负荷量;trtij表示主变i发生N-1转带给主变j的负荷量;RFn表示馈线n的容量;Fmn表示第m号馈线上第n段所带的峰值负荷;Lm表示第m号馈线上的所有分段;ΔF表示所有负荷调峰量的代数平方和;F′mn表示调峰后第m号馈线上第n段所带的峰值负荷;Ti表示第i个主变,Tj表示第j个主变,Rj表示主变j额定容量,LD表示一个重载区负荷的下限,Z表示重载区所有主变集合;
所述步骤2是根据馈线N-1约束模型判断当前负荷满足馈线N-1约束,方法如下:
(1)若馈线N-1约束模型有解,证明当前负荷满足馈线N-1约束,无需进行需求侧响应;
(2)若馈线N-1约束模型无解,证明电网预期负荷已经超过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不满足N-1安全约束,需进行需求侧响应,进行步骤3;
所述步骤3采用降低负荷峰值的方式进行负荷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1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