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导流功能的合成纤维针刺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6698.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宣维栋;张从勇;朱忠裕;鞠志成;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 |
主分类号: | D04H1/72 | 分类号: | D04H1/72;D04H1/587;D04H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13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导流 功能 合成纤维 针刺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布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导流功能的合成纤维针刺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针刺毡是一种结构合理、性能较好的导流材料,以有机纤维为原料,用刺针对梳理后的短切纤维毡进行针刺,用机械方法使毡层纤维之间相互缠结并涂覆定型胶,纤网得以加固而制成的毡状非织造布导流材料。它不仅具有尺寸稳定、回弹性好、表面平整的优点,而且毡层纤维呈单纤维,三维微孔结构,孔隙率高,对树脂导流阻力小,是一种较高速、高效的导流材料。与其它的导流材料相比,其具有价格低、操作方便、可设计性强等特殊优点。
目前,针刺毡的制作通常具有开松、梳理、铺网、针刺、热定型等工序。这些工序只是保证针刺毡具有一定的导流性能,但是其毡面手感差,纤维间粘结不够,易变形等缺点,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具有导流功能的合成纤维针刺毡的制作方法,毡面平整,手感好,提高纤维间的结合强度,减少毡的变形,大幅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结合性能,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加工流程如下:
一、将合成纤维送入开包机中,依次经匀棉打手和开松打手打成松散的纤维团;
二、将上述松散的纤维团送入开松机中,经过开松锡林开成均匀的散纤维;
三、将上述散纤维由棉箱输出的筵棉喂入梳理机,经过工作辊、剥取辊与锡林组成的梳理单元对其进行梳理,再通过上下双道夫的剥取将纤维输出成单层纤维网,再进行铺层以达到设定的单重;
四、将上述纤维网利用牵伸机进行牵拉,以达到设计的单重值;
五、将上述牵拉后的纤维网进行穿刺加固,得到针刺毡;
六、将上述针刺毡涂覆定型胶,进行定型操作;
七、最后利用120±2℃温度热定型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六中的定型胶由阳离子型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与去离子水按照10-30:70-90重量比组成;其中,所述的阳离子型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由醋酸乙烯、改性单体在阳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存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其具有较好的柔软度、树脂浸透速度快、丙酮溶解度高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六中定型胶的涂覆量为总重量的2±0.2%。
采用上述工艺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毡面柔软,手感好,相对于阴非离子乳液,阳离子型乳液在纤维、织物整理方面性能更为突出,尤其在手感方面;
(2)提高了纤维的强度,减少了毡的变形,阳离子醋酸乙烯中带有一定的阳离子电荷,而纤维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粘结强度,进而增强了纤维间的结合强度;
(3)增强了纤维与树脂的结合性能,由于纤维与树脂的化学成分差异巨大,导致其相容性不好,从而影响了其结合性能,若在纤维表面包覆一种与树脂相容性较好的过渡层,将会大大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结合性能,该阳离子乳液恰好就具有这种特性,它是一种高线性、低分子量的聚醋酸乙烯酯,与树脂的结合性能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加工流程如下:
一、将合成纤维(100%聚丙烯纤维(PP),75D,64mm)送入开包机中,依次经匀棉打手和开松打手打成松散的纤维团;
二、将上述松散的纤维团送入开松机中,经过开松锡林开成均匀的散纤维;
三、将上述散纤维由棉箱输出的筵棉喂入梳理机,经过工作辊、剥取辊与锡林组成的梳理单元对其进行梳理,再通过上下双道夫的剥取将纤维输出成单层纤维网,再进行铺层以达到设定的单重;
四、将上述单层纤维网利用牵伸机进行牵拉,以达到设计的单重值;
五、将上述牵拉后的纤维网进行穿刺加固,得到针刺毡;
六、将上述针刺毡涂覆定型胶,进行定型操作;
七、最后利用122℃温度热定型处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六中的定型胶由阳离子型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与去离子水按照10:70重量比组成;其中,所述的阳离子型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由醋酸乙烯、改性单体在阳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存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六中定型胶的涂覆量为总重量的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未经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饭煲的外壳罩及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带调料装置的烧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