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循环式防雾霾呼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5604.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茶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乾伟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装置 保暖袋 呼气管 吸气管 预热室 吸入 呼气阀门 吸气阀门 热循环 防雾 加热 连通 大气连通 呼出气体 节能环保 排放气体 气体加热 喷嚏 呼吸道 呼出 哮喘 咳嗽 冷空气 刺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循环式防雾霾呼吸装置,包括呼吸装置、吸气管、呼气管、吸气阀门、呼气阀门、保暖袋和预热室;吸气管的一端和呼气管的一端分别与呼吸装置连通,吸气阀门位于吸气管,呼气阀门位于呼气管;预热室置于保暖袋内,呼气管的另一端与保暖袋连通,保暖袋设置有排放气体的间隙,预热室分别与吸气管的另一端以及大气连通。本发明装置以人体呼出的气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热,使使用者吸入的气体为加热后的气体,防止较冷空气刺激使用者的呼吸道发生咳嗽、喷嚏或哮喘;本装置巧妙地利用人体呼出气体的热量对吸入的气体加热,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防护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循环式防雾霾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很多患有支气管病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在夏季时因气温较高,一般不会发生咳嗽和哮喘现象,但是一到冬季,气温较低,经常发生咳嗽、哮喘,痛苦难受,在公众场所容易传染疾病,吐痰时又影响环境卫生,他们只好带着口罩外出,使用口罩有两个不足,一是呼吸不流畅,二是口罩容易弄脏,有的老人干脆不外出参加户外活动,一直呆在家里取暖。这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感冒或者患有鼻炎的人,在吸入冷空气后,患者的呼吸道受到刺激也会引起咳嗽,喷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节能环保,操作方便,可对冷空气进行加热的热循环式防雾霾呼吸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热循环式防雾霾呼吸装置,包括呼吸装置、吸气管、呼气管、吸气阀门、呼气阀门、保暖袋和预热室;吸气管的一端和呼气管的一端分别与呼吸装置连通,吸气阀门位于吸气管,呼气阀门位于呼气管;吸气阀门在吸气时打开,呼气时关闭,呼气阀门在呼气时打开,吸气时关闭;预热室置于保暖袋内,呼气管的另一端与保暖袋连通,保暖袋设置有排放气体的间隙,预热室设置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与吸气管的另一端以及大气连通。
呼出的气体经过呼气阀门、呼气管到达保暖袋,通过热传递(呼出的气体比环境温度高)和水蒸气液化放热,将热能传给保暖袋内空气,最后从保暖袋上的间隙排出。外面的冷空气进入预热室吸热升温后,通过吸气管、吸气阀门吸入人体。
优选地,所述预热室与大气相通的开口处设置有净化装置。若吸入的气体受到严重污染(或雾霾天)或者吸入的是油烟,则即使吸入的空气经过了加热,同样会刺激使用者的呼吸道引起咳嗽、喷嚏等症状或者加重患者的病情。设置净化装置后,通过净化的空气,过敏因素减少,也更加有力于健康。
优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设置有固定带。设置固定带将呼吸装置罩于脸部与头部固定。
为保证呼吸装置固定稳妥,防止晃动或者掉下来,优选地,所述固定带设置为上下两根。
优选地,所述保暖袋为常用口罩改装而成。口罩价格低廉并符合国家标准,将口罩直接改装可节约制造成本,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保暖袋可置于口袋,也可系于腰间或悬挂在脖子上,若置于口袋,不利于大气中的气体吸入,且口袋里面有很多布料掉落的灰尘,对呼吸道有影响。优选地,所述保暖袋设置有固定绳,将保暖袋系于腰间或悬挂在脖子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预热室置于保暖袋内,通过人体呼出来的气体经由管道直达保暖袋,利用热传递原理,直接对预热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使人体吸入的气体较外界空气的温度较高。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进一步地,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将吸入的外界的空气进行一道净化工序后,人体所吸入的气体干净,刺激小,更加有利于健康。为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保暖袋由常用口罩改装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乾伟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乾伟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5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