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3068.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崔秉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韩一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5D3/22;C25D5/10;C25D5/52;C25D7/04;C23C22/34;C09D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0 | 代理人: | 彭春艳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油管 生产工艺 | ||
1.一种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原料制成半成品的步骤;
(2)将半成品电解镀锌的步骤;
(3)钝化处理的步骤;
(4)喷涂纳米涂料并进行后处理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原料接料→储料→单层成型→高频焊接→定径校圆度→冷拔→清洗→热处理→冷却→涡流探伤→本成品收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碱洗→酸洗→酸性镀锌→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碱性镀锌,且在碱洗、酸洗、酸性镀锌、中和和碱性镀锌之后均进行水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碱洗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溶度在50-100g/L,温度在30-50℃之间,pH值在13-14之间,溶液波美度在16-18Be;酸洗采用浓硫酸,溶液溶度在50-100g/L之间,温度在25-35℃之间,pH值在1-2之间,溶液波美度在5-6Be。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酸性镀锌采用酸性硫酸盐溶液,该溶液中包括硫酸铝、氯化锌、硼酸、光泽剂103A、光泽剂103B、硫酸和锌块,溶液的pH在1-3之间,温度在40-55℃之间,溶液波美度在28-35Be。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碱性镀锌采用的溶液中包括氧化锌、珠碱、蒸馏水、光亮剂200B、走位剂200A、净化剂200C和锌块,溶液的pH在13,温度在25-40℃之间,溶液波美度在26-30B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依次包括硝酸活化出光和铬钝化,硝酸活化出光时的溶液主要由硝酸组成,溶液pH为1-2;铬钝化时的溶液主要由TB-300M、TB-300G和蒸馏水组成,溶液pH为1-2;在硝酸活化出光和铬钝化也进行水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TB-300M中包括质量分数7%的氯化铬、88%的蒸馏水和5%的三氟化铬;TB-300G中包括质量分数5%的氧化硅和95%的蒸馏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纳米涂料中包括质量分数在3%以下的甲醇、质量分数在1%以下的三乙胺、质量分数在30%以下的氧化锌和质量分数在66%以上的蒸馏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油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后处理包括烘干→水洗冷却→风冷却→牵引→切割,其中烘干包括一次烘干、二次烘干和三次烘干,一次烘干时的温度为120℃。二次烘干时的温度为300-350℃,三次烘干时的温度为200℃,水洗冷却温度为22-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韩一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韩一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0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用玻璃面板
- 下一篇:针钩件及表面镀有氮化铬层的针钩件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