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o2C粉末的冲击波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2862.5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海;徐亮;孟川民;彭旭升;刘利新;王媛;操秀霞;张波涛;林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949 | 分类号: | C01B32/949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博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5 | 代理人: | 邓昉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2c 粉末 冲击波 合成 方法 | ||
一种Mo2C粉末的冲击波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预备足够无水钼酸钠和碳化硼原料,预备样品盒;(2)按钼酸钠与碳化硼的摩尔比为2:1‑3:1的比例称取钼酸钠和碳化硼,研磨混合均匀后置于压片装置中压制成与样品盒相适应的片状物,然后将片状物置于样品盒中;(3)将装有片状物的样品盒固定于冲击波加载装置中进行冲击压缩,待冷却后取出样品盒中的冲击压缩后的片状物;(4)将冲击压缩后的片状物研磨成细粉,然后用热蒸馏水对细粉进行洗涤,再将洗涤后的细粉进行离心分离;(5)将离心分离后获得的细粉干燥后即获得Mo2C粉末。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为合成Mo2C开辟了一种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粉体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Mo2C 粉末的冲击波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Mo2C是碳原子进入过渡金属钼晶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金属性质的间充型化合物,它结合了共价固体、离子晶体和过渡金属3种物质的特性,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导热导电性能好和抗腐蚀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耐高温、耐磨和耐化学腐蚀材料等领域。常作为第二相增强相添加到钢铁材料中以改善其耐磨性,以及添加到超硬材料中以改善其韧性,还可以单独用作耐磨损涂层。此外,Mo2C还具有类似贵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催化特性,被誉为“类铂催化剂”,在选择加氢、烷烃异构化、不饱和烃加氢、加氢脱硫和脱氮以及合成氨等反应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特别地,其价格低廉且具有优异的抗硫中毒性能,因此在催化领域可作为贵金属的替代品。
Mo2C目前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碳热还原法、程序升温碳化法、碳热加氢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液反应法和金属前驱体裂解法。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进行,合成条件比较苛刻如通常需要在真空、还原性或惰性气氛中进行,且所获得的颗粒表面积碳总是难以避免。而且这些合成工艺复杂,反应周期长,成本昂贵,为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Mo2C制备条件苛刻、生产周期长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Mo2C粉末的冲击波合成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Mo2C粉末的冲击波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预备足够无水钼酸钠和碳化硼原料,预备样品盒;
(2)(根据离子交换反应公式2Na2MoO4+B4C=Mo2C+4NaBO2)按钼酸钠与碳化硼的摩尔比为2:1-3:1的比例称取钼酸钠和碳化硼(适当过量添加钼酸钠以充分反应碳化硼),研磨混合均匀后置于压片装置中压制成与样品盒相适应的片状物,然后将片状物置于样品盒中;
(3)将装有片状物的样品盒固定于冲击波加载装置中进行冲击压缩,待冷却后取出样品盒中的冲击压缩后的片状物;
(4)将冲击压缩后的片状物研磨成细粉,然后用热蒸馏水对细粉进行洗涤,再将洗涤后的细粉进行离心分离;
(5)将离心分离后获得的固体产物干燥后即获得Mo2C粉末。
进一步的方案是:样品盒是铜或铝质样品盒。
进一步的方案是:洗涤方式是超声清洗。
进一步的方案是:冲击波加载装置为炸药爆炸或高压气体驱动金属飞片对样品盒进行高速碰撞的装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冲击波合成压力大于10G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纳米片晶Ti3C2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