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尔文接触件组件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2839.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2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伟强·冯;国星·吴;夏摩·孟迪亚;永杰·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地址: | 马来西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尔文 接触 组件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用在集成电路测试装置中的电接触件模块,所述模块包括:
多个前接触件(10),每一前接触件具有通过C形体部分(16)连接的下尖端(12)和上尖端(14);
多个后接触件(20),每一后接触件具有通过C形体部分(26)连接的下尖端(22)和上尖端(24),及每一后接触件(20)与一个所述前接触件(10)配对,后接触件(20)的C形体部分(26)相较于前接触件(10)具有更大直径的弧线,以容纳前接触件(10)的C形体部分(16),前、后接触件的下尖端、上尖端分别平行;
多个分隔件(30),每一分隔件位于相邻对的前接触件(10)和后接触件(20)之间;
具有一排底壳前贯穿孔(43)和一排底壳后贯穿孔(45)的底壳(40),每一底壳前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前接触件下尖端(12),每一底壳后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后接触件下尖端(22);及
具有一排顶壳前贯穿孔(53)和一排顶壳后贯穿孔(55)的顶壳(50),每一顶壳前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前接触件上尖端(14),每一顶壳后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后接触件上尖端(24),顶壳前贯穿孔(53)的下开口低于顶壳后贯穿孔(55)的下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件模块,其中底壳前贯穿孔(43)的上开口高于底壳后贯穿孔(45)的上开口。
3.用在集成电路测试装置中的电接触件组件,所述电接触件组件包括:
四个分别安排在四边形的每一边的电接触件模块,每一电接触件模块包括:
多个前接触件(10),每一前接触件具有通过C形体部分(16)连接的下尖端(12)和上尖端(14);
多个后接触件(20),每一后接触件具有通过C形体部分(26)连接的下尖端(22)和上尖端(24),及每一后接触件(20)与一个所述前接触件(10)配对,后接触件(20)的C形体部分(26)相较于前接触件(10)具有更大直径的弧线,以容纳前接触件(10)的C形体部分(16),前、后接触件的下尖端、上尖端分别平行;
多个分隔件(30),每一分隔件位于相邻对的前接触件(10)和后接触件(20)之间;
具有一排底壳前贯穿孔(43)和一排底壳后贯穿孔(45)的底壳(40),每一底壳前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前接触件下尖端(12),每一底壳后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后接触件下尖端(22);及
具有一排顶壳前贯穿孔(53)和一排顶壳后贯穿孔(55)的顶壳(50),每一顶壳前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前接触件上尖端(14),每一顶壳后贯穿孔适于接收一个后接触件上尖端(24),顶壳前贯穿孔(53)的下开口低于顶壳后贯穿孔(55)的下开口;及
适于接收所述四边形的模块壳体(70),其上侧具有至少一开口以使前接触件下尖端(12)和后接触件下尖端(22)能透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触件组件,其中底壳前贯穿孔(43)的上开口高于底壳后贯穿孔(45)的上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杰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8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