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1804.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3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亮;王黎明;李璇;李宁;张一凡;张智敏;韩星程;路宇;王苏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55 | 分类号: | F42D1/055;F42C1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梁少微;王丽琴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爆方法,编码供电端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包括各数码电子雷管密码和延时时长的爆破信息,并传输给各数码电子雷管;在接收到所有数码电子雷管返回的密码解锁成功信息和雷管等待起爆信息后,执行电源切换,将工作电压切换为爆破电压,通过数据控制总线为各雷管内电容充电,并向智能终端发送系统等待起爆信息;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系统等待起爆信息发出的起爆指令后,将所述起爆指令传输到各雷管,以使各雷管根据自身配置的延时时长执行起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起爆系统。采用本发明能够简化起爆系统,降低爆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数码电子雷管起爆系统一般采用一个起爆器连接多个编程器,再由多个编程器连接数个电子雷管的方式实现带有密码检测和延时功能的起爆系统。
首先针对爆破项目和现场进行爆破设计,设计整个爆破现场的雷管数量、位置和延时时长等,将爆破信息输入起爆器;起爆器把设计内容进行分解,然后下载给多个编程器;各个编程器分别对自己控制段的每个数码电子雷管进行充电、测试、编程操作,所有数码电子雷管组成一个爆破网络;随后起爆器针对爆破网络的所有数码电子雷管进行系统在线测试和爆破验证,对每个数码电子雷管的起爆电容进行充电,同步测试、然后起爆器下发起爆命令对整个爆破网络的数码电子雷管点火起爆。
此类系统可进行密码验证、定时起爆,与使用传统雷管的爆破作业相比,可避免雷管非法起爆带来的安全隐患,方便监管,并具有一定精度的延时爆破能力。
但由于该类系统使用多级中继的结构,为实现数据传输与起爆供电,需要多个编程器配合起爆器,再由编程器连接雷管,使得爆破作业布场的准备工作十分复杂耗时;并且由于其特殊结构,需要许多线材才能完成系统连接,为爆破作业带来了许多线材消耗;现存技术中数码电子雷管起爆系统虽具有延时功能,但大都使用555定时电路进行定时,无法提供精确延时,无法满足微差爆破作业要求;此外现有技术中数码电子雷管的造价成本偏高。因此该类系统具有设备数量种类繁多,操作复杂,爆破成本高,延时精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简化起爆系统,降低爆破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爆方法,该方法包括:编码供电端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包括各数码电子雷管密码和延时时长的爆破信息;编码供电端将包括各数码电子雷管密码的信息通过数据控制总线发送到各数码电子雷管,以使各雷管进行验证解锁;编码供电端在接收到数码电子雷管返回的密码解锁成功信息后,将各数码电子雷管延时时长的信息通过数据控制总线发送到各数码电子雷管,以使各雷管根据各自的延时时长进行配置,并向编码供电端返回雷管等待起爆信息;编码供电端在接收到所有数码电子雷管返回的密码解锁成功信息和雷管等待起爆信息后,执行电源切换,将工作电压切换为爆破电压,通过数据控制总线为各雷管内电容充电,并向智能终端发送系统等待起爆信息;编码供电端在接收到智能终端根据系统等待起爆信息发出的起爆指令后,将所述起爆指令传输到各雷管,以使各雷管根据自身配置的延时时长执行起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1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