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1111.1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才;黄任中;黄启中;李怡斐;陆景伟;邸青;刘玉英;何叶;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霉菌 菌种 保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种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菌种保存工作是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由于辣椒疫霉菌的存活时间短,需要定期转接来维持菌种活力。以往的菌种保存,常采用人工传代法,但频繁转接既会造成菌株致病力的下降,又要通过回接复壮恢复菌种的致病力,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增加了菌种污染的机会,这给辣椒疫霉菌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一种长期存辣椒疫霉菌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旨在解决以往的菌种保存,常采用人工传代法,但频繁转接既会造成菌株致病力的下降,又要通过回接复壮恢复菌种的致病力,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增加了菌种污染机会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辣椒疫霉菌菌种的长期保存方法,所述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需保存的辣椒疫霉菌株在燕麦培养基上培养3天,用打孔器沿菌落边缘打取菌块;
步骤二、用接种针将菌块挑出,放入盛有灭菌蒸馏水的离心管中,每个离心管放置15-20个菌块,每个菌株保存6管;
步骤三、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开口处封紧后,直立放置于试管架中,置16℃培养箱中保存;
步骤四、每隔3个月用接种针挑取菌块,接种至燕麦培养基上观察,5天内有疫霉菌落形成即视为有活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疫霉菌的保存方法进行辣椒疫霉菌种的长期保存。
本发明提供的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采用离心管无菌水法;
将所需保存辣椒疫霉菌株在燕麦培养基上培养3天,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菌块,后用接种针将菌块挑出,放入盛有灭菌蒸馏水的离心管中,每个离心管放置15-20个菌块,每个菌株保存6管;将离心管开口处用封口膜封紧后,直立放置于试管架中,置16℃培养箱中保存;每隔3个月用接种针挑取菌块,接种到燕麦培养基上观察,5天内有疫霉菌落形成的视为有活力。
以便检查保存的菌株是否被污染,以及此方法保存菌株的存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辣椒疫霉菌菌种的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所需保存的辣椒疫霉菌株在燕麦培养基上培养3天后,用打孔器沿菌落边缘打取菌块;
S102:用接种针将菌块挑出,置于盛有灭菌蒸馏水的离心管中,每个离心管放置15-20个菌块,每个菌株保存6管;
S103: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开口处封紧后,直立放置于试管架中,置16℃培养箱中保存;
S104:每隔3个月用接种针挑取菌块,接种至燕麦培养基上观察,5天内有疫霉菌落形成即视为有活力。
下面结合实验结果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1、供试菌株
辣椒疫霉菌于2010-2012年从重庆巴南、綦江、永川等辣椒产区采集的典型病样上分离保存。
2、试验方法
将4个辣椒疫霉菌株(DX、YD、YC、HT)在燕麦培养基上培养3天后,用打孔器(内径5mm)沿菌落边缘打取菌块,用接种针将菌块挑出,放入盛有灭菌蒸馏水的离心管,每试管放置15-20个菌块,每个菌株保存6支试管。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开口处封紧后,直立放置于试管架中,置于16℃培养箱保存。每隔3个月用接种针挑取菌块,接种到燕麦培养基上观察有无菌落形成,5天内有疫霉菌落形成的视为有活力。
3、试验结果
在离心管无菌水中的4个辣椒疫霉菌株在保存24个月后仍有活力,挑出的菌块在OMA上都能继续生长,存活率达100%。
表1无菌水法保存辣椒疫霉菌的活力检测
注:+、-分别代表有活力和无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1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形刀分切机用清辊除屑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实用淡水小球藻培养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