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7880.4 | 申请日: | 2017-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8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平;林建宝;林建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东狮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G8/41 | 分类号: | B63G8/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装置 备用 逃生 | ||
本发明公开了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包括潜水器主体,所述潜水器主体的尾部设置有空心基座,所述空心基座内设置有潜水器逃逸舱,所述空心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与潜水器主体相连通的逃生窗,所述空心基座一侧设置有与潜水器逃逸舱连接的逃生门,所述逃生门与潜水器逃逸舱设置的舱门连接,所述舱门的四周设置有电磁铁板,所述的电磁铁板与潜水器逃逸舱里面的控制开关和逃生门四周安装的永磁体板连接,所述永磁体板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潜水器逃逸舱连接。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提高潜水器在水下工作时的安全保障、解决艇内人员在潜水器水下的紧急救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载人潜水器可在水下进行操纵,并能携带乘员在水下进行地质地貌和资源勘探、水下科学考察、水下工程施工、水下救援、水下捕捞、水下观光等作业,由于在深海水底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在深海行驶不慎发生故障出现沉船事故时,若无逃生装置,则对被困在沉船中的人们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的威胁,因此,为提高潜水器在水下工作时的安全性保障、解决艇内人员在潜水器极限深度下的紧急救生问题,亟待研发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潜水器在水下工作时的安全性保障、解决艇内人员在潜水器中紧急救生问题的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包括潜水器主体,所述潜水器主体的尾部设置有空心基座,所述空心基座内设置有潜水器逃逸舱,所述空心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与潜水器主体相连通的逃生窗,所述空心基座一侧设置有与潜水器逃逸舱连接的逃生门,所述逃生门与潜水器逃逸舱设置的舱门连接,所述舱门的四周设置有电磁铁板,所述的电磁铁板与潜水器逃逸舱里面的控制开关和逃生门四周安装的永磁体板连接,所述永磁体板的四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潜水器逃逸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窗设置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孔与空心基座连接,便于将空心基座里面的填满水。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窗设置有距离感应器;便于启动潜水器逃逸舱时,将逃生窗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潜水器逃逸舱的尾部安装有动力助推器,所述的动力助推器与潜水器逃逸舱里面的控制装置连接;便于潜水器逃逸舱的行驶。
进一步的,所述潜水器逃逸舱里面安装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报警模块和GPS卫星通信模块,以及海上电台通信模块;便于接受信号和求救。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密封圈或乳胶密封圈,便于潜水器逃逸舱与空心基座连接封闭,防止漏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提高潜水器在水下工作时的安全保障、解决艇内人员在潜水器水下的紧急救生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的潜水器逃逸舱的舱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潜水装置备用的逃生装置的空心基座的逃生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东狮卫浴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东狮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