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3194.X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来明;范廷恩;余连勇;胡光义;梁旭;刘振坤;张雨晴;陈飞;陆大文;汤婧;王帅;田禀睿;商志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发育 程度 岩心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岩心拼接;2)天然裂缝的特征总结及识别;3)成像测井标定;4)天然裂缝的最终确定;5)判断裂缝发育程度。本发明针对储层裂缝,从岩心及成像测井2种资料共同确定天然裂缝,使得天然裂缝的确定更加客观;更近一步地,本发明针对岩心碎块进行了拼接复位,使得岩心天然裂缝的数量统计更能客观反映实际储层裂缝数量,尤其是针对裂缝异常发育,岩心碎块化严重的储层,该方法效果更好;此外,本发明确定的岩心裂缝发育程度避免了因为裂缝相互切割带来的同一条裂缝被误统计为多条裂缝的行业常见误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描述方法,特别是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关于裂缝性储层的研究有几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限于传统的地质方法,只从井眼本身的资料研究裂缝的识别方法;而在国际上,主要石油公司围绕裂缝已经或正在开展大量的攻关研究。最近几年,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组成了一支包括地质、测井、地震和油藏工程专家的多学科裂缝研究项目组,通过总结国内外十余个裂缝性油藏的勘探开发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的裂缝识别和分布预测地质评价技术。总的说来,裂缝表征研究思路逐渐趋向于多专业、多尺度、多技术手段的综合,即应用野外露头研究、裂缝观察、岩心裂缝描述、测井裂缝识别、地震裂缝识别、岩石力学实验、应力场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多种专业,采用定性、半定性、定量等多种手段,整合宏观、微观等多种尺度,采取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多种途径,综合确定描述及预测裂缝性储层展布。但是,由于裂缝分布极其复杂,研究难度大,其描述及预测是石油工业界的难点、热点。其中,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的客观描述,是裂缝描述及预测的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准确计量天然裂缝数量,来表示裂缝发育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岩心拼接
将取自目标储层的碎裂岩心块进行拼接,使碎裂岩心块位置恢复到地下的原始状态时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过程如下:
①统计岩心盒中碎裂岩心块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②按岩心深度,由深至浅,将碎裂岩心块排好序;
③按照裂缝面形状将各碎裂岩心块拼接复位(拼接回原始的圆柱状);
2)天然裂缝的特征总结及识别
根据拼接复位的岩心裂缝面特征,判断裂缝的成因,对疑似天然裂缝用记号笔进行标记。
其中,天然裂缝的主要识别特征如下:①裂缝面有胶结物;②裂缝面有泥质填充;③裂缝面有黑色变质糜棱岩存在;④部分裂缝壁平直,发育擦痕。
3)成像测井标定
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对标记的裂缝进行标定,在岩心发育裂缝的地方,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会有明显的暗色条纹。
4)天然裂缝的最终确定
当步骤3)与步骤2)中对同条裂缝判断结论一致时(即同为天然裂缝时),该裂缝一定是天然裂缝;当步骤3)与步骤2)结论不一致时,根据裂缝尺寸、宽度大小判断裂缝是否为天然裂缝:如果裂缝尺寸较大,裂缝宽度在数百微米以上,则一般以步骤3)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判断;如果裂缝尺寸较小,裂缝宽度在数十微米以下时,一般以步骤2)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判断。
5)判断裂缝发育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沼肥肥力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