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长体塑料恒温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479.8 | 申请日: | 2017-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代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万宝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31/6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控阀芯 导孔 阀壳 恒温阀芯 恒温阀 橡胶密封垫片 塑料压板 导水器 可旋转 长体 手轮 恒温水出口 塑料 布局设计 顶部中心 管路布局 恒温出水 冷水嘴 热水嘴 暗管 耗材 明管 腔内 匹配 水道 装配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阀,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长体塑料恒温阀。包括阀壳、双控阀芯和恒温阀芯,以及双控阀芯手轮、恒温阀芯手轮;所述阀壳的顶部中心设有与恒温阀芯腔相连通的恒温水出口;所述双控阀芯腔内端装配有与双控阀芯相匹配的可旋转导水器,所述可旋转导水器上设有冷水进导孔、热水进导孔、热水出导孔和冷水出导孔;所述阀壳的底部设有橡胶密封垫片,在橡胶密封垫片的外侧固定有塑料压板,所述塑料压板上设有进冷水嘴和进热水嘴。本发明的阀壳底部的四条水道布局设计合理,集上水和恒温出水功能为一体,能大大简化管路布局、方便安装、节约耗材,既能用于明管安装使用,又能用于暗管安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阀,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长体塑料恒温阀。
背景技术
恒温阀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中,安装恒温阀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冷热水混水温度,所需温度可以迅速达到并且稳定下来,保证出水温度恒定,且不受水温、流量、水压变化的影响。
目前,市售的塑料恒温阀多为方体或长体结构,其中:方体恒温阀的做工较为复杂,在注塑加工时大多留下4-5个工艺孔,工艺孔必须通过螺钉(带密封圈)封堵,若螺钉拧松了就容易漏水,若螺钉拧紧了就容易开裂,而且,还要制作一个塑料外壳包裹在恒温阀阀体的外部,既不美观,又浪费材料、增加成本;长体恒温阀则都带有单向阀,停止洗浴时,冷水和热水只能通过单向阀芯隔离,而单向阀芯对使用环境要求极高,稍微有点泥沙就会发生串流现象,而且,采用单向阀芯的恒温阀不具备为太阳能上水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长体塑料恒温阀,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长体塑料恒温阀,包括阀壳、双控阀芯和恒温阀芯,以及分别用于调节双控阀芯、恒温阀芯的双控阀芯手轮、恒温阀芯手轮;所述阀壳的两端内分别设有双控阀芯腔和恒温阀芯腔,所述双控阀芯装配在双控阀芯腔内,所述恒温阀芯装配在恒温阀芯腔内;所述阀壳的顶部中心设有与恒温阀芯腔相连通的恒温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的底部设有四条水道,分别是第一水道、第二水道、第三水道和第四水道;所述第四水道通过冷水导孔与恒温阀芯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水道通过热水导孔与恒温阀芯腔相连通;所述双控阀芯腔内端装配有与双控阀芯相匹配的可旋转导水器,所述可旋转导水器上设有冷水进导孔、热水进导孔、热水出导孔和冷水出导孔;所述第一水道通过第一导孔与冷水进导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水道通过第二导孔与热水进导孔相连通;所述第三水道通过第三导孔与热水出导孔相连通;所述第四水道通过第四导孔与冷水出导孔相连通;所述阀壳的底部设有橡胶密封垫片,在橡胶密封垫片的外侧固定有塑料压板,所述塑料压板上设有进冷水口和进热水口;所述橡胶密封垫片上设有分别与进冷水口、进热水口相对应的进冷水孔、进热水孔,所述第一水道通过进冷水孔与进冷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道通过进热水孔与进热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说:所述橡胶密封垫片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四条水道一一相对应的第一封条、第二封条、第三封条、第四封条。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阀壳底部的四条水道布局设计合理,通过四条水道与双控阀芯、恒温阀芯的配合,可分别实现整个恒温阀关闭、恒温出水口出水、向热水器水箱中上水,集上水和恒温出水功能为一体,能大大简化管路布局、方便安装、节约耗材,既能用于明管安装使用,又能用于暗管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塑料阀壳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塑料阀壳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塑料阀壳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塑料阀壳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万宝,未经代万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优化的提升换向四通阀及流体切换方法
- 下一篇:重力牵引式翻板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