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烷胺残留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9790.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吴雨萌;伦丽丽;李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菱湖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烷胺 残留 快速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刚烷胺残留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试剂盒包括检测卡和荧光试剂微孔,检测卡中的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层析膜和吸水垫,层析膜的基材上设置有用于包被金刚烷胺‑载体蛋白偶联物的检测区和用于包被羊抗鼠二抗的质控区;荧光试剂微孔包括金刚烷胺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和可密封容器。利用该试剂盒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检测畜禽组织样本中是否含有金刚烷胺药物残留,不需要昂贵设备,适于推广。另外,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0.5μg/kg,持平或高于ELISA法,而且检测时间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金刚烷胺残留的试剂盒,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禽畜样品中金刚烷胺残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刚烷胺(Amantadine)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在抑制人流感病毒方面具有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等特点。目前,金刚烷胺尚未在兽医临床上用于动物病毒病的防治,将人用抗病毒药物用于畜禽的做法不仅容易导致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动物病毒、动物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和耐药性等问题,还容易导致病毒发生变异,影响动物疫病控制及人用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因此,农业部于2005年发布了第560号公告,其中明确禁止在兽药领域中生产和销售金刚烷胺。美国FDA于2006年也禁止将金刚烷胺等人用抗病毒药物用于畜禽类。
目前,针对食品(特别是禽畜类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仪器检测方法和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两大类。仪器检测方法一般需要昂贵的仪器和专业的操作人员,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DB32/T1163-2007鸡肝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21/2394-2014鸡肝和鸡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的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目前只有ELISA方法能达到0.5μg/kg的检测限,而且仍然需要酶标仪等大型仪器,检测操作时间长。同样基于免疫学原理的胶体金检测方法虽然具有操作方法简便的优点,但其灵敏度比ELISA差,达不到检测要求,因而目前尚未用于金刚烷胺的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刚烷胺残检方法存在的仪器依赖度高、检测限高、操作复杂、操作时间长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金刚烷胺残留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技术替代胶体金标记方法,并结合免疫层析技术,成功开发出针对金刚烷胺残留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畜禽样品中的金刚烷胺残留,并且可以达到0.5μg/kg的检测限。
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烷胺残留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其包括检测卡和荧光试剂微孔,其中:
所述检测卡包括试纸条和用于容纳所述试纸条的外壳,所述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层析膜和吸水垫,其中:
所述底板上依次固定有所述样品垫、层析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的始端与所述底板的始端对齐,所述样品垫的末端与所述层析膜的始端相连,所述层析膜的末端与所述吸水垫的始端相连,所述吸水垫的末端与所述底板的末端对齐;
所述层析膜的基材上设置有用于包被金刚烷胺-载体蛋白偶联物的检测区(又称T线)和用于包被羊抗鼠二抗的质控区(又称C线),所述检测区位于接近所述样品垫的一侧,所述质控区位于远离所述样品垫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检测区和质控区均为条带状,二者平行排列并且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层析膜的长度方向;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加样孔和观察孔;当所述外壳中容纳有所述试纸条时,所述加样孔位于所述样品垫的上方,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层析膜的上方,并且通过所述观察孔能够观察到所述检测区和所述质控区;
所述荧光试剂微孔包括金刚烷胺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和用于容纳所述金刚烷胺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时间分辨荧光微球的可密封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9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