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9140.6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占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顾楠楠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穿戴 设备 及其 充电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充电器,包括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用于为智能穿戴设备充电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具有弹性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智能穿戴设备嵌入的嵌入通槽,在充电底座上设有供电部,供电部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充电的电能,嵌入通槽的两侧槽壁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实现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嵌入的方式使嵌入通槽的槽壁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实现连接,使槽壁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摩擦力,因此能够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不仅解决了连接牢靠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种类日益繁多,智能穿戴设备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与充电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无线、卡扣、磁吸式等方式进行连接充电,而这几种方式各有优点;无线方式:具有灵活性,无须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实体连接即可实现充电;卡扣方式:具有连接稳定;磁吸式:则连接更加精准;但是这几种方式均有相同的问题就是结构复杂,使用寿命无法保证,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充电器,使得连接结构简单,而且连接稳固,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充电器,包括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用于为智能穿戴设备充电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具有弹性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智能穿戴设备嵌入的嵌入通槽,在充电底座上设有供电部,所述供电部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充电的电能,所述嵌入通槽的两侧槽壁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实现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通槽的两侧槽壁的截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上与嵌入通槽的两侧槽壁相对处的截面为外凸的弧形,形成接合部,接合部的弧度与嵌入通槽的两侧槽壁的弧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通槽的深度大于智能穿戴设备厚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部包括设于外壳内的用于充电的第一PCB板,在第一PCB板上连接有弹簧针连接器,在外壳上位于嵌入通槽的底部设有供弹簧针连接器的针轴端部伸出的弹簧针孔,所述弹簧针连接器的针轴从弹簧针孔伸入嵌入通槽中,在智能穿戴设备内设有与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二PCB板上的弹片接触的金属柱,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上与嵌入通槽的底部相对的一侧外表面上设有金属柱孔,所述金属柱孔与金属柱位置相对应,金属柱远离弹片的一端插入金属柱孔内,当智能穿戴设备嵌入至嵌入通槽内后,弹簧针连接器的针轴与金属柱远离弹片的一端端面接触导通,从而为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针连接器的上端设有一周环形的凸起部,凸起部围绕在弹簧针连接器的针轴外,所述弹簧针孔形状和尺寸与凸起部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智能穿戴设备上与嵌入通槽的底部相对的一侧外表面上位于金属柱孔处设有配合凹槽,配合凹槽与凸起部相适配连接,金属柱远离弹片的一端端面从金属柱孔伸入配合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与嵌入通槽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变形通槽,变形通槽与嵌入通槽的设置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撑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架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一个具有嵌入通槽而且具有弹性的充电底座,采用嵌入的方式使嵌入通槽的槽壁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实现连接,使槽壁与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摩擦力,因此能够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不仅解决了连接牢靠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与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9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