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终端芯片功耗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8015.3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0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陆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终端 芯片 功耗 装置 方法 | ||
一种降低终端芯片功耗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压/时钟控制模块、电压/时钟模块、第一协议层单元,以及第二协议层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分别对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进行预设;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分别对接收的下行数据和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所述电压/时钟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压/时钟模块为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提供电压和时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下行和/或上行调度资源信息;根据所述下行和/或上行调度资源信息,分别预设第一协议层单元和第二协议层单元的工作电压和频率。本发明通过降低芯片内部各单元功耗,达到降低终端芯片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终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终端的降低芯片功耗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的终端,终端待机时间要求越来越高。终端待机时间主要和终端芯片功耗有关,因此延长终端待机时间的重点是要降低终端芯片的功耗,尤其是上下行数据业务时的功耗。
现有技术中,DVFS(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动态电压和频率缩放)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芯片功耗的方法,具体为:预测当前单位时间最近的下一个单位时间内芯片所需要的运算负荷,并据此匹配出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内芯片所需要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并通知电压管理模块和时钟管理模块,在下一个单位时间调整供给芯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如此动态调整芯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来降低芯片的功耗。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终端状态所处的状态(场景)来设置芯片的其工作频率和电压,如空闲态和连接态。终端芯片在连接状态设定较高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在空闲状态则设定较低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
上述降低芯片的功耗的方法,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根据终端状态设置的终端芯片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不够精确,一方面,DVFS的对象是整个芯片,而不是芯片内不同的处理单元,而实际上不同的芯片内不同的处理单元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需求是不一样的;另外,为确保芯片能正常工作,芯片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会留有较大的富裕量,也就设置的较高。这样也就造成了不必要的功耗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芯片功耗的装置及方法,通过控制芯片内部各处理单元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更为精确地降低终端芯片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降低终端芯片功耗的装置,包括,电压/时钟控制模块、电压/时钟模块、第一协议层单元,以及第二协议层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分别对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进行预设;
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分别对接收的下行数据和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电压/时钟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压/时钟模块为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提供电压和时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根据接收的下行和/或上行调度资源信息,计算出本单元需要接收数据的运算负荷和/或需要发送数据的运算负荷,预设本单元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根据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需要接收的数据量和/或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确定其数据运算负荷,并预设其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进一步包括,物理信道参数检测模块、下行数据信道处理模块,以及下行数据解码模块,其中,
所述物理信道参数检测模块接收无线网络侧发送的下行调度资源信息,解析出下行数据;
所述第一协议层单元根据下行调度资源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处理模块、所述下行数据解码模块及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各自所需处理的下行数据的运算量;根据各自所需处理的下行数据的运算量及时延要求,分别设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处理模块、所述下行数据解码模块及所述第二协议层单元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8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