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参考炉次法确定RH精炼炉脱碳工艺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704.2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银;孙建卫;杨波;王孝科;郝帅;路峰;袁鹏举;亓伟伟;王奉县;倪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2 | 分类号: | C21C5/32;C21C5/34;C21C7/10;C21C7/0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武玥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考 炉次法 确定 rh 精炼炉 脱碳 工艺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参考炉次法确定RH精炼炉脱碳工艺数据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参考炉次法确定RH精炼炉脱碳工艺数据,通过采集操作数据,建立数据库,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快速准确,完全可替代目前凭人工经验决定脱碳和升温制度的方式,解决人工操作、判断的不稳定性,从而实现准确控制RH冶炼终点钢水的碳和温度、推进标准化作业。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准确的模型参数,只需去学习已精炼完炉次的精炼工艺数据,脱碳工艺数据移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参考炉次法确立RH精炼炉脱碳工艺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钢厂品种钢比例的提高,特别是低碳钢、超低碳钢(如IF钢)的大量生产,对RH真空脱碳控制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RH真空精炼过程发生在密闭的真空室内,其高温冶金反应过程属于半黑箱,这使人们对它的认识困难,精炼过程的反应机理、反应行为都只能通过分析和估计来判断。判断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操作中有很大的偶然率,由于操作工人水平的参差不齐,经常出现在RH冶炼终点钢水中碳和温度超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提高操作的稳定性,这一重任依赖于计算机模型来完成。
但目前的RH脱碳模型均是通过对RH真空精炼装置和现场生产超低碳钢工艺的分析,然后利用真空脱碳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来确立RH真空脱碳机理,进而开发适用于本企业的RH真空精炼装置的脱碳模型,该类脱碳模型计算方法复杂,计算的准确性严重依赖计算公式中模型参数的适应性。其模型参数是随生产工艺而变化的,需经过长期摸索才能达到生产的准确度要求,且各家钢厂的装备水平和工艺参数不一样,使得模型适应性差,模型移植后均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模型参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且适应性广的RH精炼炉脱碳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RH精炼时,影响RH精炼炉钢水的初始条件主要为:进RH精炼炉钢水中碳、氧含量、温度以及炉渣改质剂的加入量。
本发明中,RH精炼炉的精炼工艺为:精炼炉循环气体流量制度、真空室压降制度、吹氧量、吹氧时机、脱碳时间、脱碳初期为升温添加的铝量。
精炼后,钢水的目标温度和目标碳含量为该炉的冶炼结果。
若该炉钢水的初始条件相同、精炼工艺相同,则该炉的冶炼结果相同。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以参考炉次法确定RH精炼炉脱碳工艺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以下数据,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a:冶炼的钢种号;
b:炉号;
c:钢水重量,单位吨;记为C;
d:转炉冶炼终点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单位ppm;记为D;
e:转炉冶炼终点钢水中的碳含量,单位ppm;记为E;
f:转炉冶炼终点钢水的温度,单位℃;记为F;
g:转炉出钢过程中改质剂的加入量,单位Kg;记为G;
h:转炉出钢过程中含锰合金的加入量,单位Kg;记为H;其中,所述转炉出钢过程中锰的加入量,单位Kg;记为H1,H1为加入的锰合金的含锰量之和,计算公式为:H1=ΣH*锰合金中的锰的质量百分数;
i:RH精炼炉进站钢水中溶解氧含量,单位ppm;记为I;
j:RH精炼炉进站钢水的温度,单位℃;记为J;
k:RH精炼炉循环气体流量制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式USB接口转传统耳机接口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户外使用的高压密封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