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装置以及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5003.5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大毅;沢渡彩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A61B5/00;A61B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装置 以及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通过对生物体的光照射来非侵袭性地测定生物体信息的各种测定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多个受光窗中的各个受光窗接收从发光窗出射并在生物体内部反射的光,根据受光结果测定生物体的血氧饱和度的构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5354号公报
但是,从发光点到达受光点的光通过的生物体内的深度对应于发光点和受光点的距离而变化。在专利文献1那种发光窗和多个受光窗的各个受光窗之间的距离不同的构成中,从发光窗出射的光通过生物体内不同的深度,到达多个受光窗的各个受光窗。因此,存在生物体信息由于到达各受光部的光通过的生物体内的部位的组织的种类或血管的密度等而较大变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涉及的测定装置具备:第一发光部,出射第一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出射第二波长的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对测定部位的深达度大于所述第一波长的光对测定部位的深达度;受光部,生成与从所述测定部位到达的光的受光电平对应的检测信号;以及分析部,获得与所述检测信号对应的生物体信息,所述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设置在与所述测定部位相对的检测面,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之间的距离。存在如下倾向:发光点和受光点之间的距离越大,光到达测定部位的内部越深的位置。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在第一发光部出射第一波长的光,并且第二发光部出射对测定部位的深达度大于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二波长的光的构成中,第一发光部与受光部的距离大于第二发光部与受光部的距离。因此,与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位于从受光部等距离的构成相比较,在测定部位的内部,能够使从第一发光部的出射光的传播范围和从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的传播范围在测定部位的深度方向上接近或重复。根据以上的构成,存在如下优点,即,与传播范围离开从第一发光部的出射光和从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之间的构成相比较,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和受光部位于直线上。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和受光部位于直线上,所以与例如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和受光部不位于直线上的构成相比较,能够使从第一发光部的出射光的传播范围和从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的传播范围接近或重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这一上述效果特别地显著。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受光部包括:第一受光部,接收从所述第一发光部出射且通过所述测定部位的光;以及第二受光部,接收从所述第二发光部出射且通过所述测定部位的光,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一受光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受光部之间的距离。因此,与第一发光部和第一受光部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发光部和第二受光部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构成相比较,能够使从第一发光部到达第一受光部的光的传播范围和从第二发光部到达第二受光部的光的传播范围在测定部位的深度方向上接近或重复。根据以上构成,存在如下优点:与传播范围离开从第一发光部的出射光和从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之间的构成相比较,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和第一受光部、第二受光部位于直线上。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第一受光部、第二受光部位于直线上,所以能够使从第一发光部到达第一受光部的光的传播范围和从第二发光部到达第二受光部的光的传播范围接近或重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这一上述的效果特别显著。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第一发光部以及第一受光部位于第二发光部和第二受光部之间。在以上的方式中,由于能使从第一发光部的出射光的传播范围和从第二发光部的出射光传播的范围充分地重复,所以能够充分地抑制传播范围的不同导致的生物体信息的误差。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中,通过第一发光部和第一受光部的直线和通过第二发光部和第二受光部直线相互交叉。在以上的方式中,存在如下优点:由于通过第一发光部以及第一受光部的直线和通过第二发光部以及第二受光部的直线互相交叉,因此与能够避免相互间的过度接近或干涉的同时,在检测面配置第一发光部以及第一受光部和第二发光部以及第二受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体动测定装置以及程序
- 下一篇:一种遮挡放射线的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