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2918.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平;刘艳艳;李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0 | 分类号: | F04B4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柱塞 变量 控制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包括阀体、主阀芯和主阀套,所述主阀芯一端设有提供反向预载力的弹簧加载组件,所述主阀套上连接有反馈杆,所述反馈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变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先导阀芯,所述主阀芯外侧设有阀套,所述阀套上具有与主阀芯配合的孔,所述先导阀芯受液压油推动克服弹簧加载组件的预加载力移动从而推动主阀芯移动,移动后的主阀芯和阀套形成相对位移,使孔和主阀芯之间形成阀节流口,液压油流入阀节流口后控制变量活塞泵移动,所述变量活塞泵运动时推动主阀套沿主阀芯运动方向的反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油口P、Pc腔体、Pd腔体和Pp腔体,所述进油口P进入的液压油分别进入Pc腔体和Pd腔体,所述Pc腔体内的液压油作用于先导阀芯,推动先导阀芯运动使主阀芯移动以打开阀节流口,Pd腔体内的液压油通过阀节流口进入Pp腔体内控制变量活塞泵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芯为具有两段不同直径的管体结构并且两段管体结构之间形成面积差,液压油作用于面积差上以推动先导阀芯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阀套的孔相配合卡接,所述主阀芯移动使凸起部与阀套的孔产生位移形成阀节流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外接油口Pi,所述外接油口Pi的液压油作用于先导阀芯上以推动先导阀芯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芯为具有三段不同直径的管体结构并且三段管体结构之间形成面积差,液压油作用于面积差上以推动先导阀芯移动。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进油口P进入的液压油分别进入Pc腔体和Pd腔体:进入Pc腔体的液压油作用在先导阀芯上,在压力Pc的作用下,产生推力F,当推力F大于弹簧预加载力时,先导阀芯沿向右运动;
b.主阀芯受先导阀芯的推动也向右移动,使主阀芯和阀套之间的阀节流口打开,Pd腔的液压油通过阀节流口进入Pp腔内,控制变量活塞移动,从而控制泵变量;
c. 反馈杆与变量活塞泵相连接,变量活塞泵运动时,带动主阀套向左移动,以实现机械反馈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先导阀芯上的两段结构具有大小不同的直径d和d1,d1大于d,形成面积差π*(d1^2-d^2)/4,液压油作用于面积差上产生推力F=π*(d1^2-d^2)/4*P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柱塞泵变量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先导阀芯上的三段结构具有大小不同的直径d、d1和d2,阀体上具有外接油口Pi的液压油作用于阀芯直径d2形成的面积π*(d^2-d2^2)/4或者π*d2^2/4上,推动先导阀芯运动,其中d2<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29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