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土壤憎水腐殖酸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441.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白英臣;吴丰昌;王彬;魏源;傅平青;马燕;孙可;冯伟莹;赵天慧;孟徐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G99/00 | 分类号: | C07G99/00;C08H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土壤 腐殖 装置 | ||
1.一种提取土壤憎水腐殖酸的装置,包括反应釜、pH调节单元、过滤净化单元、第一酸化箱、第一酸碱度调节单元、吸附富集单元、第二酸化箱、第二酸碱度调节单元、腐殖酸提取单元和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的入口与所述pH调节单元的出口连接,反应釜的出口与所述过滤净化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净化单元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酸化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酸化箱的入口还与所述第一酸碱度调节单元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酸化箱的出口与所述吸附富集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吸附富集单元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酸化箱的入口连接,第二酸化箱的入口还与所述第二酸碱度调节单元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酸化箱的出口还与所述腐殖酸提取单元的入口连接;
所述pH调节单元、第一酸碱度调节单元、第二酸碱度调节单元均与所述总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反应釜内设有土壤储存室,所述土壤储存室由支架支撑并设于反应釜内;所述土壤储存室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孔径小于1mm的孔;
所述反应釜采用耐碱材料,其上面设有密封盖,下端为漏斗形状,反应釜内还设有搅拌器、液位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述密封盖的端面设有至少5个通孔;
所述过滤净化单元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真空泵,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釜的出库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酸化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酸化箱连接;
所述反应釜与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伸入反应釜,所述伸入反应釜的管道高度取值为反应釜高度的1/20-1/10,且其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多个孔径为1mm的孔;
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酸化箱之间的管道伸入第一酸化箱内,所述伸入第一酸化箱的管道位于所述第一酸化箱中液面之上;所述真空泵的吸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酸化箱中液面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土壤憎水腐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提取单元包括第二淋洗装置、第二过滤器和液体储存器;所述第二淋洗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入口还与所述第二酸化箱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液体储存器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二酸化箱与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伸入所述第二酸化箱内,所述伸入第二酸化箱的管道高度取值为第二酸化箱高度的1/30-1/20,且其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多个孔径为100μm的孔;
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样品室、滤膜和砂芯,所述滤膜设于所述样品室内,并由砂芯支撑,所述滤膜的孔径取值范围为0.1-0.7μm;
所述液体储存器的下部设有液体排出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土壤憎水腐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计量加药泵和第一加药装置,第一计量加药泵设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所述第一计量加药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计量加药泵的出口与所述反应釜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酸化箱与所述吸附富集装置之间的管道伸入所述第一酸化箱内,所述伸入第一酸化箱的管道高度取值为所述第一酸化箱高度的1/30-1/20,且其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多个孔径为100μm的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土壤憎水腐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酸碱度调节单元包括pH传感器、搅拌器、第一酸液药剂箱、第二酸液药剂箱和第二计量加药泵;所述pH传感器和搅拌器设于所述第一酸化箱内;所述第一酸液药剂箱和第二酸液药剂箱并列布置;所述第二计量加药泵的入口分别与第一酸液药剂箱的出口、第二酸液药剂箱的出口连接,第二计量加药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酸化箱的入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土壤憎水腐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富集单元包括吸附富集装置、第一淋洗装置和第二加药装置,所述吸附富集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口连接,吸附富集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酸化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淋洗装置的出口、第二加药装置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吸附富集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吸附富集装置的底部设有废液排出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4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组合吸盘式垛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