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371.1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江;刘其辉;刘晨;刘然;刘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汝江 |
主分类号: | B61B5/02 | 分类号: | B6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城市交通 压力 空中 变形 大巴 | ||
本发明涉及大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端两侧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的一侧同时安装有负重柱,所述伸缩柱和负重柱的下端连接主动轮,还包括与主动轮、辅轮匹配的地面轨和辅轮轨,所述辅轮轨和地面轨均铺设在桥梁的两侧,所述地面轨位于辅轮轨的外侧。本发明对比现有的技术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行驶平稳,更加可靠,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
背景技术
现有交通是横向分流,拥堵了,就拆迁扩路,路好走了又引来更多车又堵了,又要拆迁扩路,反反复复还是解决不了一个堵,现在的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车,电车,地铁,轻轨等。地铁轻轨虽然快,但造价太高,建设时间长,大约四至五年,建时极大影响交通,一些城市目前还不能接受。而地面公交车因城市拥堵,运动迟缓,对生活节奏快的人上班族,就显得太慢了,而常常乘车的是手持免费卡老年人。而空中大巴可提速六十公里,最快八十公里,载客量大。但是公交车在行走过程中难免遇到特殊地形,比如桥梁之类的,造成一些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且不能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端两侧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的一侧同时安装有负重柱,所述伸缩柱下端连接主动轮,负重柱的下端连接辅轮,还包括与主动轮、辅轮匹配的地面轨和辅轮轨,所述辅轮轨和地面轨均铺设在桥梁的两侧,所述地面轨位于辅轮轨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辅轮之间的垂向间距为30cm。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以在遇到路口特制桥梁的时候,主动轮和辅轮配合,比如在经过路口处,辅轮首先接触到桥面,承担起车身的重量后,触发主动轮的外接松解放系统解锁,主动轮随着上坡轨的上升而提高至车体内,在桥面上车体的重量全在辅轮上,过去路口后,主动轮由于重力的作用逐步沿着下坡轨伸出车身,接触到地面轨,固定系统锁定负重柱,继续前行,随后辅轮离开桥梁轨。本发明 对比现有的技术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避让其他车人通过路口,行驶高速平稳,更加可靠,值得推广,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行走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的地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地面轨1、主动轮2、伸缩柱3、辅轮4、收纳槽5、车体6、辅轮轨7、桥梁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空中变形大巴,包括车体6,所述车体6的下端两侧设有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的内腔安装有伸缩柱3,伸缩柱3 的一侧同时安装有负重柱,所述伸缩柱3的下端连接主动轮2,负重柱的下端连接辅轮4,所述主动轮2和辅轮4之间的垂向间距为30cm,还包括与主动轮2、辅轮4匹配的地面轨1和辅轮轨7,所述辅轮轨7和地面轨1均铺设在桥梁8的两侧,所述地面轨1位于辅轮轨7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汝江,未经刘汝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