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抓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0493.1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潘;方鹏;贾盟毅;王涛;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违法现象的抓拍,具体地,涉及抓拍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抓拍一直是一个难题,现有的摄像机的温度容易过热,无法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抓拍装置,该抓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机的温度容易过热,无法进行散热的问题,实现了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抓拍装置,该抓拍装置包括:机壳、门体、摄像机、冷却液管道、储液罐和循环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储液罐和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门体铰接于所述开口的周边,且能够密封所述开口;所述摄像机的摄像头与所述开口相配合;所述冷却液管道设置成螺旋状,且所述冷却液管道的两端都连通于所述储液罐,所述循环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储液罐中,以驱动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管道循环流动。
优选地,所述门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摄像机的摄像头相配合的透明玻璃。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管道沿所述机壳的内表面螺旋设置。
优选地,该抓拍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比较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且沿所述机壳的内表面螺旋设置;所述比较器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在感应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比较器输出驱动电平至所述循环驱动机构,以驱动所述循环驱动机构启动。
优选地,该抓拍装置还包括:凸缘,所述凸缘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开口的上方,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凸缘的下表面设置有向竖直上方凹陷的凹槽。
优选地,该抓拍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机壳。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实现了冷却液在机壳内部的循环,通过设计的储液罐实现了冷却液的存储,通过设置的循环驱动机构,可以提供冷却液循环的动力,从而可以保证冷却液可以随时进行循坏,只需将循环驱动机构打开即可。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抓拍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壳2门体
3 开口4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本发明的一种抓拍装置,该抓拍装置包括:机壳1、门体2、摄像机、冷却液管道、储液罐和循环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储液罐和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开口3,所述门体2铰接于所述开口3的周边,且能够密封所述开口3;所述摄像机的摄像头与所述开口3相配合;所述冷却液管道设置成螺旋状,且所述冷却液管道的两端都连通于所述储液罐,所述循环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储液罐中,以驱动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管道循环流动。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实现了冷却液在机壳1内部的循环,通过设计的储液罐实现了冷却液的存储,通过设置的循环驱动机构,可以提供冷却液循环的动力,从而可以保证冷却液可以随时进行循坏,只需将循环驱动机构打开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摄像机的拍摄,所述门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摄像机的摄像头相配合的透明玻璃。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管道沿所述机壳1的内表面螺旋设置。通过上述的螺旋设置,可以实现散热效率最大化,通过设置在机壳1的内表面的方式,可以方便内表面的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尖锐度的交通流早晚高峰时段自动识别方法
- 下一篇:交通违法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