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隧道漏水分段注浆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0193.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强强;陈年和;孙武;王磊;赵志强;郭牡丹;殷粉芳;曲国鹏;王玮;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耿岩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隧道 漏水 分段 施工 方法 | ||
一种岩溶地铁隧道漏水分段注浆施工方法,按照明显股状漏水点引排、散水注浆治理的原则进行施工,岩溶隧道径向采用由下至上的施工顺序,方法如下:(1)对明显股状漏水点位置,根据实际情况以明显股状漏水点为中心,布置1‑2个引水孔,孔径不小于70mm,引水孔内安装封孔器并加固,达到集中明水的目的;(2)对区域散水治理注浆钻孔采用深浅结合、梅花型布置的形式;(3)注浆孔冲洗;(4)在注浆孔中插入注浆管;(5)在注浆孔口放置孔口止水塞;(6)控制性压密分段注浆;(7)注浆完毕采用素混凝土封堵孔口。本发明将注浆孔分为数段进行注浆,克服了反复钻孔注浆扫孔的过程,可使钻孔和注浆平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适合用于抢险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漏水注浆加固方法,具体是一种岩溶隧道漏水分段注浆施工方法,属于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地下和隧道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的隧道需要建设在偏远地区,有些甚至是要建设在岩溶发育区。在岩溶发育区修建隧道常因岩溶隧道漏水使围岩变形过大甚至坍塌,对技术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了减小岩溶隧道漏水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是对岩溶及漏水处进行注浆加固。
传统的注浆加固技术一般针对不同的注浆深度采用不同深度的注浆孔,该方法存在以下施工缺陷:
(1)工程量大:同一断面位置不同深度需要施工多个注浆孔;
(2)注浆效率低下、工期长:需要反复钻孔注浆扫孔;
(3)注浆孔口封闭效果较差:上部浆液不能达到充分强度便开始下部浆液注浆;
(4)注浆加固效果不理想:不能实现同步注浆,相邻注浆孔不能实现排水,挤密压实效果不能得到保证,防渗能力不能得以提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岩溶隧道漏水分段注浆施工方法,将注浆孔分为数段进行注浆,该方法克服了反复钻孔注浆扫孔的过程,可使钻孔和注浆平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时间,适合用于抢险施工。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岩溶地铁隧道漏水分段注浆施工方法,岩溶地铁隧道受流动的腐蚀性水的侵蚀作用容易发生渗漏,常见的岩溶地铁隧道渗漏类型可分为水滴渗漏和成股状渗流;岩溶地铁隧道渗漏如果出现成股渗流,为了防治渗漏进一步扩大,必须采取先引流后堵漏即按照明显股状漏水点引排、散水注浆治理的原则进行施工,岩溶隧道径向采用由下至上的施工顺序,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对明显股状漏水点位置,根据实际情况以明显股状漏水点为中心,布置1-2个引水孔,孔径不小于70mm,引水孔内安装封孔器并加固,达到集中明水的目的;
(2)对区域散水治理注浆钻孔采用深浅结合、梅花型布置的形式;
(3)注浆孔冲洗;
(4)在注浆孔中插入注浆管;
(5)在注浆孔口放置孔口止水塞;
(6)控制性压密分段注浆;
(7)注浆完毕采用素混凝土封堵孔口。
优选的是,注浆孔孔口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容许偏差为5cm,偏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底位置偏移应小于30cm;注浆孔终孔直径不小于150mm;钻孔施工顺序应由下至上间隔施工。
优选的是,当岩溶地铁隧道成股渗流漏水严重时,布孔孔距不大于1.5m x 1.5m,采用长短交错梅花形布孔,孔深分别不小于为5m 和3m;当岩溶地铁隧道成股渗流漏水不严重时,布孔孔距不大于2m x 2m,采用长短交错梅花形布孔,孔深分别不小于为5m 和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分体式二次注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治奶牛血虚乳少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