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剩余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167.7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宴;白皓;朱荣;任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5;G01N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渗透 深度 脱水 性能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脱水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剩余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评价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污水厂在运行的同时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污泥性质极其复杂,尤其是生活污水厂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属于亲水性、微细粒度有机物污泥,可压缩性能差,脱水性能差。同时污泥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恶臭物质和重金属离子,暴露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使得已经建成投运的大型污水厂处理设施的环境减排效益大打折扣。
根据污泥中水分分布的不同,可分为结合水、间隙水、表面附着水和自由水。机械脱水只能去除自由水和部分间隙水。电渗透脱水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不仅能去除自由水,间隙水,还能使细胞破壁,使胞内水和内容物释放,进一步改善脱水性能。污泥性质相当复杂,经过电渗透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也各不相同。对电渗透脱水效果差的污泥进行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污泥改性的方式很多,通过改变污泥的不同性质能改善其脱水性能。
但现有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也主要集中在不同改性处理手段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定性分析上,而由于不同污泥性质相异,其脱水性能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技术人员对不同污泥进行改性处理时通常缺乏依据,无法保证改性处理后污泥的电渗透脱水性能满足要求,因此就具有盲目性,需要不断尝试并进行测试,试验工作量大。因此,研究出一种能够对不同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进行准确评价和预测的方法对于污泥的改性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89742.2,申请日为2010年09月21日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快速表征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该申请案先收集原污泥或浓缩污泥,用滤膜过滤得到污泥上清液,测定上清液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再用蒸馏水稀释上清液到DOC<10mg/L,采集稀释后的上清液的三维荧光光谱(EEM)谱图,采用Matlab 7.0数据处理软件的DOMFluor工具包对采集到的EEM谱图代入数据库进行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确定激发/发射波长为(220,280)/350nm组分的得分数,再将所得得分数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后代入污泥脱水性能判别关系式,即可表征污泥脱水性能。该申请案虽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的污泥上清液的不同组分,但其判别公式计算的是污泥比阻,最终根据污泥比阻这一唯一指标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难以体现其他污泥特性对脱水性能的影响。此外,这一方法对污泥机械脱水较为有效,但污泥比阻对电渗透脱水影响不大,需要考虑污泥初始含水率IMC、挥发性固体VSS、电导率EC、pH值、zeta电位和胞外聚合物含量EPS等不同特性的综合影响。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污泥进行改性处理具有盲目性,工作量大,且无法保证改性后剩余污泥的电渗透脱水性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剩余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评价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直接准确地预估出电渗透脱水后不同污泥的最终含水率及脱水效率,从而能够实现对污泥的准确改性,大大减少了实际工作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剩余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生物污泥样品,测定其初始含水率IMC:称取一定质量的污泥样品,其质量记为M1,然后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冷却称重测定,其质量记为M2,则生物污泥样品的初始含水率
S2:污泥电导率EC测定:在污泥样品中加入去离子水,搅动1~2min,经静置后用电导率仪测定污泥上清液的EC;
S3:污泥zeta电位Z测定:在污泥样品中加入去离子水制成悬浮溶液,并调整悬浮液的pH及电导率,使之与原始污泥相同,然后用zeta电位仪测定Z值;
S4:污泥胞外聚合物含量EPS测定:提取EPS,采用BCA法测定提取的EPS溶液中蛋白含量,采用硫酚法测定提取的EPS溶液中多糖含量,EPS含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
S5:电渗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FMC和脱水率DR的计算:通过基于EC、Z和EPS三种污泥性质参数的估算模型计算出电渗透深度脱水后污泥的FMC和DR。
更进一步的,所述S5中电渗透深度脱水后污泥的FMC和DR的估算模型为:
FMC=0.74-5.33×10-5EC+4.79×10-4Z+0.01E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淤泥/污泥堆场原位固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片切割的激光切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