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其下倾角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7301.1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潮生;马泽峰;薛峰章;游建军;段红彬;刘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及其 倾角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倾角控制装置,借助该装置可以实现一个以上波束天线的电下倾角度的控制,而且是实现天线各波束电下倾角的独立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移动蜂窝网络中站点的网络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不同站点之间甚至相同站点的不同扇区之间的干扰做到最小,即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干扰的最小化。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调整站上天线波束下倾角的方式来实现。
目前,调整波束下倾角的方式分为: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而电子下倾优势明显,是当前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电子下倾角的传动装置的结构较复杂,当波束数量较多时,会导致天线内部空间较大,整个传动装置的尺寸偏大,而且成本会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响应速率快且控制精度高的下倾角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下倾角控制装置的天线,以缩小天线体积、提高下倾角调节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倾角控制装置,用于连接多个移相器并可选择切换地实现多个移相器的相位的控制,其包括输入机构、选择驱动机构、输出机构及单向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用于接收外部动力的动力输入轴及套设在动力输入轴上并随其同步转动的主动齿轮;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行星轮和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的第二行星轮;
所述输出机构包括多根均匀分布的动力输出轴,其上设有可与第一行星轮或第二行星轮啮合的齿轮部;
所述单向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工作状态:当动力输入轴以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中的一个可择位地与多根动力输出轴中的一根啮合;当动力输入轴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第一行星轮或第二行星轮驱使与其啮合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并且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单向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该控制装置两端的一对单向轴承,并且该对单向轴承的相对面以内圈相对外圈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式设置;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分别与该对单向轴承的两个内圈固定连接的内齿圈和行星架,所述内齿圈环绕所述主动齿轮、第一、第二行星轮设置并仅与第一行星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第一行星轮、第二行星轮设于所述行星架上,并且该行星架可绕所述动力输入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开设有贯通两端的通孔,所述行星架上开设有供动力输入轴穿越的避让孔,所述动力输入轴依次穿过一个单向轴承的通孔、主动齿轮的通孔、行星架的避让孔及另一个单向轴承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行星架背对主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单向轴承内圈无相对转动配合的凸台,并且贯通该凸台设置所述避让孔,所述单向轴承套住所述凸台。
进一步地,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标识第一行星轮初始位置的初始位置识别模块。
优选地,所述初始位置识别模块包括探针,其正对第一行星轮设于所述行星架背对第一行星轮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初始位置识别模块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探针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为光电传感器或基于电磁检测原理对所述探针进行识别的部件。
优选地,所述单向控制机构还包括分别从控制装置两端固定住两个单向轴承外圈的安装底座与安装端盖,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支撑孔,所述安装端盖设有供动力输出轴一端穿出与移相器连接的让位孔。
优选地,所述单向轴承外周上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安装底座与安装端盖各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单向轴承的容置孔,并且容置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条。
优选地,所述动力输出轴远离齿轮部的一端呈多级台阶状设置,以使其与让位孔相配合对动力输出轴的轴向运动构成限位。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的通孔非圆形设置,所述动力输入轴与主动齿轮连接的部位与所述通孔相配合设置,以防止二者之间的相对转动。
一种天线,其包括上述的下倾角控制装置及与多根动力输出轴一一对应连接的移相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下倾角控制装置,通过单向控制机构控制第一、第二行星轮的工作状态,使第一、第二行星轮在动力输入轴以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进行选位与动力输出轴啮合,在动力输入轴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驱动动力输出轴正向或反向旋转向移相器输出动力。本发明的下倾角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响应速率快、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