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629.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王华;朱敏;姚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59/00;C08L9/00;C08L51/06;C08L51/08;C08K13/02;C08K13/04;C08K7/08;C08K7/14;C08K3/26;C08K5/544;C08K5/13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复合材料 制备 共聚聚丙烯 低收缩 增强剂 增韧剂 节约生产成本 生产周期 保险杠 薄壁保险杠 树脂基体 复合材料 光稳剂 抗氧剂 偶联剂 润滑剂 收缩率 相容剂 复配 改性 挤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共聚聚丙烯45‑75份、增强剂10‑30份、增韧剂10‑25份、相容剂0‑3份、偶联剂0.1‑0.5份、抗氧剂0.1‑0.5份、润滑剂0.1‑0.5份、光稳剂0.1‑0.5份,经混合、挤出制备而成。本发明利用共聚聚丙烯和增强剂、增韧剂复配,降低了树脂基体的收缩率,提高了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使改性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免喷、薄壁保险杠产品,缩短保险杠生产周期,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聚丙烯具有质轻、高性价比、易加工、耐油、耐酸碱性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物别是汽车行业,全塑保险杠已经普及并广泛应用于各大主机厂,目前常规保险杠材料都是PP/EPDM的产品体系,其产品壁厚2.7mm以上。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各主机厂对汽车保险杠提出了新要求,如高流动性、高刚性、尺寸稳定性、免喷涂等,同时还要求轻量化,将保险杠壁厚缩减至2.2mm以内,减重,缩短成型周期。
聚丙烯材料由于密度小、耐热优异、耐疲劳性好且价格低,其用途广泛。但聚丙烯结晶度较高、尺寸稳定性差、耐候性能低等原因而加大了其直接应用到保险杠产品的难度。为了扩展聚丙烯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发收缩率低、耐候持久、尺寸稳定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成为当前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用于免喷、薄壁保险杠的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免喷、薄壁保险杠的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该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成:共聚聚丙烯45-75份、增强剂10-30份、增韧剂10-25份、相容剂0-3份、偶联剂0.1-0.5份、抗氧剂0.1-0.5份、润滑剂0.1-0.5份、光稳剂0.1-0.5份。
进一步方案,所述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在230℃/2.16Kg条件下的大于30g/10min,在拉伸速度为50mm/min情况下的拉伸强度大于19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20KJ/m2。
所述增强剂为滑石粉、碳酸钙、矿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矿物纤维为硫酸镁晶须、氧化硅晶须、硼酸铝晶须、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滑石粉和碳酸钙的粒径目数大于1500目。
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16um之间。
所述增韧剂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或顺丁橡胶(BR)。
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或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DSTDP、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硅酮类、硬脂酸锌、硬脂酸铅、硬脂酸钡、硬脂酸钙或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光稳剂为受阻胺类复配光稳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将聚丙烯、增强剂、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剂、偶联剂、润滑剂与光稳剂一起加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经挤出机熔融挤出后造粒,即可制备低收缩、高耐候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挤出机从下料口到模口的温度分别为180℃、190℃、195℃、195℃、200℃、205℃,挤出机的转速为180~400rpm、真空度为-0.07~-0.0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应力发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P饰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