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夏播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2515.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鹏;王乐政;朱元刚;高凤菊;华方静;田艺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夏播 玉米 大豆 间作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播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安全是世界大事,现世界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每年10月16日定为国际粮食日。我国人口众多,历年来重视粮食安全,广泛推广高产、广适农作物品种,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合理膳食,营养丰富、健康美味需求日益增大,大豆作为高蛋白作物需求越来越多。我国每年进口大豆原材料6000多万吨,提取油脂后的豆粕基本全部用于饲料原料,进口玉米500万吨,基本用于饲料原料。
近几年,我国玉米生产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玉米价格持续下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方式。间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传统栽培方法,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玉米和大豆间作是较为普遍的高效种植模式,它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养分资源。发展玉米和大豆间作,调减玉米面积,也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好途径。
目前,鲁西北地区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间作中玉米、大豆的密度过小,影响产量和效益;没有形成合理带宽比,存在行数少、带宽小,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导致用工多等问题。因此,制定一种夏播条件下,玉米和大豆间作的方法,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同时可以实现粮油同步增产,提高农民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播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农民种植积极性低、产量和效益低、不能实现机械化和用工多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夏播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的方法,筛选大豆与玉米品种,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4000株/亩~4500株/亩,大豆种植密度控制在4800株/亩~5300株/亩,玉米带内行距和大豆带内行距均控制在0.5米,玉米带和大豆带宽为4:4,对大豆玉米播种、施肥、除草剂一体化进行,具体栽培过程如下:
(1)选种:大豆品种选择株高较矮,抗倒伏能力强,耐荫性较好、种子发芽率高于90%品种,玉米选择耐密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低,抗病性强、发芽率高品种;
(2)整地: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地块,小麦收获后机械灭茬,铲出打碎麦秸后浇水造墒,浇水不宜过大,墒情适宜时准备播种;
(3)播种:适墒人工开沟点播播种,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4000株/亩~4500株/亩,大豆种植密度控制在4800株/亩~5300株/亩,玉米带内行距和大豆带内行距均控制在0.5米,玉米带和大豆带宽为4:4;
(4)施肥:播种、施肥一体化进行,播种时在行间随播种机一同施肥,大豆行间施肥量控制比例为N:P2O5:K2O=30:60:40Kg/hm2,玉米行间施肥量N:P2O5:K2O=120:60:60Kg/hm2;
(5)田间管理:在播种时,进行播后苗前除草剂喷施,除草剂选择同时适宜禾本科和豆科应用的除草剂,播种后8~10天进行查苗、补苗。
上述大豆品种选择冀豆12;玉米品种选择登海605。
上述播种时选择的适宜禾本科和豆科应用的除草剂为33%二甲戊灵,二甲戊灵用量为2250mL/hm2或者96%精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用量为1500mL/hm2。
本发明采用大豆玉米间作栽培技术,改变了农民种植玉米和大豆传统方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可进一步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位面积综合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着巨大的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产业化前景极其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一种夏播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的方法,筛选大豆与玉米品种,对大豆玉米播种、施肥、除草剂一体化进行,具体栽培过程如下:
(1)选种:大豆品种选择株高较矮,抗倒伏能力强,耐荫性较好、种子发芽率高于90%品种,大豆品种选择冀豆12,玉米选择耐密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高低,抗病性强、发芽率高品种,玉米品种选择登海605;
(2)整地: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地块,小麦收获后机械灭茬,铲出打碎麦秸后浇水造墒,浇水不宜过大,墒情适宜时准备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2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乔木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春花生荚果充实度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