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EMS1/cortactin的多靶位siRNA分子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1201.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名;陈莉;仲晶飞;王桂兰;吴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大学;南通麦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薛海霞;董建林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ems1 cortactin 多靶位 sirna 分子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靶向肿瘤相关基因的siRNA分子的技术领域,涉及靶向EMS1/cortactin的多靶位siRNA分子及应用,包括如下序列:EMS1/cortactin siRNA‑5的正义链和反义链;EMS1/cortactin siRNA‑6的正义链和反义链;EMS1/cortactin siRNA‑7的正义链和反义链,通过转染人肝癌(HCC)SMMC‑7721细胞系以抑制EMS1/cortactin表达,基因水平约为80%,下调水平较为稳定和准确,多靶位siRNA联合作用于HCC基因芯片检测、EMS1/cortactin表达对HCC转移调控分子机制研究和靶向EMS1/cortactin的抗转移核酸药物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靶向肿瘤相关基因的siRNA分子的技术领域,涉及靶向EMS1/cortactin的多靶位siRNA分子及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多基因改变的复杂和异构肿瘤,多数病人死于术后的复发和远处转移。肝癌细胞的侵袭性在HCC复发和远处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细胞膜下存在一层0.2-0.5微米厚的透明区域,称为细胞皮层。该层结构主要由肌动蛋白微丝相互交联构成,与细胞骨架重组,细胞运动,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理活动密切相关[1]。EMS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1q13,其编码蛋白具有与细胞皮质区内肌动蛋白结合的能力,故称之为皮动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cortactin)。EMS1/cortactin在肌动蛋白聚合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并且调节细胞骨架和运动[2-3]。有关EMS1/cortactin与HCC迁移、侵袭密切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具体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核酸干扰技术(RANi)经典作用在于特异性敲除或敲低某一特定基因片段,从而阐明该基因功能,并将其用于疾病治疗。由于EMS1/cortactin mRNA基因全长3319bp,单一靶点siRNA有时存在沉默效果不佳,性能不稳定,脱靶效应等问题,不利于下游实验开展,故本发明拟将RNAi的作用靶点选择在靶基因启动子下游75位碱基之后,同时进行多个RNAi靶点的联合抑制。通过多靶位siRNA联合作用,稳定敲低HCC细胞中EMS1/cortactin水平。
申请人拟将同时靶向EMS1/cortactin多个位点的siRNA联合转染入HCC细胞,通过RT-qPCR实验、人类全转录组cDNA基因芯片(Affymetrix Human Prime view)检测等,研究EMS1/cortactin水平下调后,HCC细胞中下游基因的具体变化,并将此实验结果与使用单一靶点siRNA的作用效果相对比,分析多靶位siRNA在抑制率和稳定性等方面是否具有有益效果。同时通过分析HCC细胞中EMS1/cortactin水平下调后,细胞中变化基因对应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等,进一步阐述EMS1/cortacitin表达与HCC迁移侵袭信号转导的具体关系,并明确其机制。研究结果为稳定抑制人HCC EMS1/cortacitin水平和研发靶向EMS1/cortactin抗转移的核酸药物提供有益的探索,为探讨HCC转移机制和临床控制HCC转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思路。
[1]喻丹,张培军.皮动蛋白及微丝相关蛋白2/3复合物介导的细胞运动的分子机制[J].生命的化学2005,25(3):226-228.
[2]Uruno T,Liu J,Zhang P,et al.Activation of Arp2/3complex-mediatedactin polymerization by Cortactin[J].Nature cell biology 2001,3:259-266.
[3]Bryce NS,Clark ES,Leysath JL,et al.Cortactin promotes cellmotility by enhancing lamellipodial persistence[J].Current Biology 2005,15:1276-1285.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大学;南通麦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大学;南通麦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杀菌灯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