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0080.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平;岑松;穆建胜;王宏业;郝骁玮;苏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联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移 施工 稳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层、超高层框架核心筒施工过程中的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由钢环梁和紧固件组成,钢环梁水平放置在相邻的框架柱之间,两端连有环形紧固件,可套置在框架柱的外围并与框架柱固定连接。施工稳定环梁可通过锁定和打开紧固件的方式,实现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度方向上的滑移。采用全钢构造,自重轻,现场组装和安装较为便捷;在同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仅需安装一次,而后通过竖向滑移解决每个施工步过程中的悬臂框架柱稳定问题,无需多次拆解组装;易于拆解、回收和循环使用,因而可最大程度上节省成本、缩短工期,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其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层、超高层框架核心筒施工过程中的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均兴建了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这当中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是最为常用的建筑结构体系之一。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由中部的核心筒和外部框架体系共同组成,其中核心筒刚度较大,一般承受建筑体系超过80%的水平剪力作用。核心筒与外围框架体系之间通过间隔一定高度布置的水平伸臂桁架进行连接,以保证内筒和外框架的协同受力;外围框架体系在相邻的两个伸臂桁架之间的范围内不与核心筒产生连接。
现如今,部分高层、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了达到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通常选择外围框架梁仅设置在伸臂桁架层,而两个伸臂桁架高度范围内的框架柱间既没有框架梁的连接,也不包含斜向中心支撑。例如近期投入施工的山西某高层框架核心筒项目,框架柱无连接、无支撑的最大净高跨越了10个楼层,高度达40米以上。
与之相类似的实际工程结构还有很多。这样的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无一例外都遇到了框架柱稳定问题,即当框架柱建造完成而其上端伸臂桁架和框架梁还未建造时,此时的框架柱成为了长达数十米的悬臂柱,极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发生屈曲,也易于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都将影响施工精度和施工安全。
目前,一般的施工过程中都采用在悬臂的框架柱间搭建临时交叉撑的方式来保证框架柱的稳定。这一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柱间交叉撑的搭建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2)交叉撑作为临时支撑构件,需要在该区域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增加成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工期。因此,亟待寻求一种在施工过程中成本较低、建造和拆除均较为方便的临时支撑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高层、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过程中外围悬臂框架柱的稳定问题,获得一种低成本且便于施工的解决方案,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其由钢环梁和紧固件组成,应用于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中,所述钢环梁水平放置在相邻的框架柱之间,两端连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环形钢构件,可套置在框架柱的外围并与框架柱固定连接。
上述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可通过锁定和打开紧固件的方式,实现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度方向上的滑移。
上述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常用的型式包括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三种,实际工程中根据外围框架柱布置形式的不同,变化施工稳定环梁的具体型式和尺寸。
本发明提出的这一种可滑移的施工稳定环梁,与传统的柱间临时交叉支撑措施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1)采用全钢构造,自重轻,现场组装和安装较为便捷,节省人力和材料成本;
(2)在同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仅需安装一次,而后通过竖向滑移解决每个施工步过程中的悬臂框架柱稳定问题,无需多次拆解组装,节省人力成本并且不影响施工工期;
(3)仅由钢环梁和紧固件组成,易于拆解、回收并且循环使用,节省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其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了可滑移稳定环梁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联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联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