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中药滴丸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38669.3 申请日: 2017-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672738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丁忠修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艾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20 分类号: A61K9/20;A61K47/10;A61J3/06
代理公司: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代理人: 陈剑聪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新的中药滴丸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的服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a、煲中药:老百姓在家煲中药,其目的是将中药的有用成份通过煮的方法煮出来。这种原始的、沿用了几千年的方法,有用成份大概利用到10%,剩下的90%全在药渣里被丢掉。

b、中药蜜丸:用于做中药蜜丸的中药粉末,目前一般在“国药典”规定的细粉级即125μm,其中药有用成份利用度约为30%左右。

c、中药颗粒、中药片:中药颗粒、中药片是用120目的中药细粉,经蒸煮、浓缩后变成颗粒(或添加淀粉等辅料压制成片),其有用成份利用度约为45%左右。

d、中药滴丸:是用200~300目中药粉末,经蒸煮、浓缩、加基质、均匀、熔融后,再经滴丸机滴丸而成。其有用成份利用度可达60%,是现代化制药技术。

中药滴丸是我国批准的现代化制药方法。滴丸是利用固体(如中药粉末)分散技术的原理制备的丸剂,即将固体或浓缩药物溶解、混悬或乳化在载体(基质)中,然后滴入到与药物基质不相溶的液体中,经迅速冷却收缩而成。

现有的一种中药滴丸制造工艺为:

200目(75微米)~300目(48微米)中药粉末入料——蒸煮——浓缩——加基质——混合——熔融(100℃)——滴制——冷却——干燥——选丸——质检——包装。

现行的中药滴丸制造工艺由于原料粗(200目~300目的中药粉体)从而必须蒸煮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然后再经浓缩才能达到滴丸制药要求。而蒸煮后的药渣(尚有有用成份约40%)则白白被废弃,这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中药滴丸制造工艺的弊端,提供一种新的中药滴丸制备方法,以达到减少生产环节、节约时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加产能的效果。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的中药滴丸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500目-10000目的中药微粉加入球磨机,然后依次加入乙醇、水与聚乙二醇;

S2.启动球磨机研磨,采用梯度温度研磨,先在常温下研磨,然后在60±5℃研磨,再80±5℃研磨,最后再回到常温下研磨;

S3.经S2步骤熟磨后形成滴丸剂,将滴丸剂取出并进入滴丸机制丸。

进一步地,S2中,启动半自动温控球磨机研磨,全程3小时,前1小时在常温下研磨,第2小时中60℃研磨30分钟,80℃研磨30分钟,最后1小时仍在常温下研磨。

进一步地,S2中,球磨机为卧式球磨机、搅拌磨、振动磨或砂磨机。

进一步地,S2中,球磨机的衬里为氧化铝、氧化锆或玛瑙;球磨机的研磨体为球形氧化铝、氧化锆或玛瑙;研磨体配比为:2号研磨体5wt%、3号研磨体5wt%、4号研磨体25wt%、5号研磨体30wt%、6号研磨体35wt%。1-6号的规格对应研磨体直径1-20毫米,其中1号研磨体直径20毫米;2号研磨体直径15毫米;3号研磨体直径11毫米;4号研磨体直径8毫米;5号研磨体直径5毫米;6号研磨体直径2毫米。

进一步地,S1中,依次加入乙醇、水与聚乙二醇,每加一种都待其完全渗透后再加后一种。

进一步地,S1中,乙醇、水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5:2.5:6。

进一步地,S1中,500目-10000目的中药微粉中,1000目-5000目的中药微粉占70wt%-99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如下:

1、可达到100%生物利用度;

2、省去了蒸煮工序,节约了大量的电力;

3、省去了浓缩工序,节省了大量电力:

4、基质加入乙醇和水,节省了聚乙二醇的用量,降低了基质成本;

5、湿式球磨是几种不同物料均匀混合的最有效手段。

6、省去了熔融工序设备和电费支出。

7、节省了大量人力。

8、球磨机价格便宜、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可靠、耗电少、维修费用极低、且使用年限均在20年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所涉及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种新的中药滴丸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艾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艾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