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潜血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6305.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牡丹;王立凯;张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72 | 分类号: | G01N33/72;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血红蛋白 乳胶增强 甘氨酸缓冲液 乳胶微球 试剂盒 潜血 兔抗 聚苯乙烯乳胶微球 牛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抗体 大规模人群 多克隆抗体 全自动操作 病情变化 共价偶联 检测结果 出血量 海藻糖 校准品 包被 粒径 筛查 检测 观察 检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潜血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和人血红蛋白校准品;R1试剂包括甘氨酸缓冲液;PEG6000和ProClin‑300;R2试剂包括:甘氨酸缓冲液、兔抗人血红蛋白包被的乳胶微球、牛血清白蛋白、Tween‑20、海藻糖、ProClin‑300;所述试剂R2中的乳胶微球的粒径为60‑220nm,血红蛋白抗体为兔抗人血红蛋白多克隆抗体,与聚苯乙烯乳胶微球之间以共价偶联方式连接。本发明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检测结果,客观反应出血量,便于观察病情变化;全自动操作模式,检测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批量式进行检验,更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体外试剂检验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便潜血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约120万名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有超过60万名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结直肠癌。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和第4位,每年发病递增速度为世界平均数的2倍,并且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却长期徘徊于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多数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中,早期癌所占比例过低。因此,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国外研究结果和国内的普查经验均显示,自然人群普查是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降低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美国癌症协会和联邦大肠癌组对大肠癌筛查方法的推荐主要有两类:(1)初筛,如化学法粪便隐血(便隐血feces occult blood,FOB又称便潜血)实验、免疫法粪便隐血实验、粪便DNA检测。(2)包括内窥镜检查和放射成像检查,如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双重气钡对比造影以及CT仿真内镜。结肠镜对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0%和97%,并可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但由于操作较复杂,费用相对昂贵,并且被检测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目前不作为大系列人群早期筛查直肠癌的常规方法。
现有技术中,临床常用便潜血试验主要有化学法和免疫学方法两种。化学法:自1864,VanDeen首先使用了愈创木脂作为检验便潜血的指示物,接连出现匹拉米洞、无色孔雀绿、邻甲联苯胺法等作为指示物,其原理为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过氧化氢酶活性,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底物显色。化学法虽检测方便,结果清楚,但方法上缺乏特异性和准确性,且受其他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免疫学方法常见为胶体金法,以血红蛋白为检测指标,胶体金法的灵敏度低,无法对待测物进行定量分析仍是该方法一直存在的缺点,且现市面上使用的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灵敏度较高的为血红蛋白含量超过100ng/ml才显示阳性,而低于100ng/ml检测结果为阴性,这一定程度上造成漏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廉、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高、能定量检测便潜血的一种便潜血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便潜血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包括R1试剂、R2试剂和人血红蛋白校准品;
所述R1试剂由下述组分组成:甘氨酸缓冲液0.1M;PEG60002wt%;ProClin-3000.1wt%;pH=7.4;余量为水;
R2试剂由下述方法制成:
(1)选取粒径为60-220nm的100mg聚苯乙烯羧基微球,用50mM的pH=5.5的MES缓冲液清洗1-3次,用50mM的pH=5.5的MES缓冲液稀释至10ml;
(2)向步骤(1)获得的10ml悬浮液中加入1~6mg的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混匀,加入1~2mg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避光搅拌下反应15~30min,15000rpm,离心15-45min,弃上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