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酸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34997.6 | 申请日: | 201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华;刘宗柱;王晓雷;任慧英;邹玲;于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19 | 分类号: | A61K31/19;A61K47/36;A61K47/26;A61P31/04;A61P31/10;A23K50/75;A23K20/105;A23K20/24;A23K20/1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酸化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酸化剂,还涉及一种上述复合酸化剂的应用。每100ml本发明的复合酸化剂中,包括甲酸铵10‑30g、乙酸2‑6g、丙酸钙10‑30g、乳酸8‑22g、壳寡糖0.2‑1.2g、黄原胶0.2‑2g和余量的蒸馏水。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甲酸铵10‑30g、乙酸2‑6g、丙酸钙10‑30g、乳酸8‑22g、壳寡糖0.2‑1.2g、黄原胶0.2‑2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并混匀,常温条件下20‑50rpm搅拌2‑4h。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复合酸化剂不仅能有效发挥抑菌功能,而且能避免氢离子对胃粘膜的刺激以及对胃酸分泌的反馈性抑制,并能有效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业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酸化剂,还涉及上述复合酸化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生长促进剂在动物饲料中的禁止添加,寻找无残留、无污染效果良好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当今动物营养学研究和畜牧养殖科技开发的重点之一。其中,由多种有机酸及其盐类复配而成的复合酸化剂,通过降低动物肠道pH值,以及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在维持动物肠道健康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方面显现出优异的效果,用复合酸化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
目前,关于饲用复合酸化剂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明确了复合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大量的研究表明,被动物摄入的酸化剂避免在前部消化道的吸收,顺利进入后部肠道,是复合酸化剂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在养猪生产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合适的包被材料,将酸化剂的有效成分予以包埋处理,制备的微囊化酸化剂可以方便地与饲料混合。一方面避免了有机酸对胃粘膜的刺激以及对内源性胃酸分泌的反馈抑制,另一方面微囊化的有机酸在后部肠道释放,充分发挥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微生态平衡以及促进肠黏膜发育更新的作用。
然而,现代化家禽养殖生产特点对复合酸化剂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家禽颗粒饲料通过料线从料塔分配到禽舍,拌料使用的酸化剂无法使用;另一方面,通过饮水使用的酸化剂能够有效控制水线中细菌的繁殖和污染。因而,这就要求适用于家禽养殖的复合酸化剂首先要溶于水以便于通过饮水添加;其次,具备缓释特性以保证大部分有效成分到达后部消化道;第三,减少有机酸解离状态的比例,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刺激和造成对胃酸分泌的反馈性抑制。
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广谱抑菌并具有缓释特点的水溶性复合酸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酸化剂新组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酸化剂,包括甲酸铵、乙酸、丙酸钙、乳酸、黄原胶和壳寡糖。
具体地,每100ml本发明的复合酸化剂中,包括甲酸铵10-30g、乙酸2-6g、丙酸钙10-30g、乳酸8-22g、壳寡糖0.2-1.2g、黄原胶0.2-2g和余量的蒸馏水。
本发明的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甲酸铵10-30g、乙酸2-6g、丙酸钙10-30g、乳酸8-22g、壳寡糖0.2-1.2g、黄原胶0.2-2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并混匀,常温条件下20-50rpm搅拌2-4h。
优选地,每100ml本发明的复合酸化剂中,包括甲酸铵24g,乙酸4g,丙酸钙10g,乳酸18g、壳寡糖0.8g、黄原胶1.2g和余量的蒸馏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复合酸化剂在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黄曲霉菌等致病菌时的应用。
经研究人员多年反复曲折的研究,创造性地利用黄原胶形成半胶质的立体大分子结构,作为有机酸的缓释载体;并进一步通过添加特定比例带正电荷的壳寡糖,极大地扩大了其缓冲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