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反射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408.7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圣彦;大森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5/04;B32B27/06;B32B7/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反射 薄膜 | ||
1.一种红外线反射薄膜,其为在透明薄膜基材上按顺序具备红外线反射层和透明保护层的红外线反射薄膜,
所述红外线反射层从所述透明薄膜基材侧起按顺序具备第一金属氧化物层、以银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层、和由含氧化锌和氧化锡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形成的第二金属氧化物层,
所述透明保护层为厚度30nm~130nm的有机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厚度为100n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中的锌原子的含量相对于金属原子总量为60%以下,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位于所述金属层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中的锌原子的含量相对于金属原子总量为1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中的锡原子的含量相对于金属原子总量为9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中的锡原子的含量相对于金属原子总量为3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层由含氧化锌和氧化锡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具有源自酯化合物的交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具有酸性基团和聚合性官能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合物为磷酸与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有机酸的酯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合物为硫酸与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有机酸的酯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中的源自所述酯化合物的结构的含量为1重量%~4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4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跨度防车辆误入挡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调节多功能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