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D读写器及其跨阻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0141.1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方;孙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d 读写 及其 放大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LID读写器及其跨阻放大电路,跨阻放大电路包括跨阻放大模块、尾电流管模块、共源放大模块、至少一个电压控制模块和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数量对应的至少一个电流控制模块。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与尾电流管模块共接于外部电源的共源放大模块,可以显著降低跨阻放大电路的转角频率,并通过电压控制模块控制电流控制模块接通或断开与共源放大模块之间的连接,使共源放大模块控制尾电流管模块输出的直流信号的电流范围,从而可以通过控制该直流信号的电流范围有效控制感应电流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的抵消范围,可以有效控制抵消的直流分量的占比范围,提高环路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光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ID读写器及其跨阻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光识别(LID,light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通过检测目标对象发射或反射的光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光信号中所携带的相关数据。光识别技术具有无需人工干预、无电磁辐射、不受电磁干扰和反监听等优点,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在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等到广泛应用,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为光识别读写器或光标签读写器。
然而,现有的光识别读写器或光标签读写器中的跨阻放大电路存在转角频率高、环路不稳定的问题,严重降低了光识别读写器或光标签读写器的光信号检测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ID读写器及其跨阻放大电路,可以显著降低跨阻放大电路的转角频率,有效控制抵消的直流分量的占比范围,提高环路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LID读写器的跨阻放大电路,其包括跨阻放大模块、尾电流管模块、共源放大模块、至少一个电压控制模块和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数量对应的至少一个电流控制模块;
所述跨阻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尾电流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每个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LID读写器的光电二极管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跨阻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跨阻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跨阻放大模块的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共源放大模块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和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共接,所述尾电流管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共源放大模块的电源端、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电源端和每个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共接于外部电源,所述尾电流管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所述共源放大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共源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参考电压端均输入参考电压信号,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电流控制模块的受控端;
所述跨阻放大模块将所述光电二极管电路输出的感应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进行放大后输出,并根据所述感应电流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分别向所述共源放大模块和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输出反馈电压信号;每个所述电压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和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的大小,控制其对应的每个所述电流控制模块接通或断开与所述共源放大模块之间的连接,以通过所述共源放大模块动态控制所述尾电流管模块输出的直流信号抵消所述感应电流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的抵消范围。
优选的,所述跨阻放大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误差放大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基准电压源;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基准电压源的正极共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共接构成所述跨阻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共接构成所述跨阻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共接构成所述跨阻放大模块的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尾电流管模块包括第一N型MOS管,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源极分别为所述尾电流管模块的受控端、输出端和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傲科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追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WIFI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