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哑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881.1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东;刘昕阳;白永平;李卫东;李晶波;席丹;殷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钟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固化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外光固化哑光涂料,该哑光涂料由25~45wt%的组分A和75~55wt%的组分B组成,其中,组分A为由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组分B包括九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三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和裂解型光引发剂。该涂料形成的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也兼具优异的硬度,并且不加入消光填料就可以达到哑光效果,固化速度快,节能环保、储存稳定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哑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日常用品,无论在外观还是触感上,不断追求全新的、舒适的体验。因此当今时代的许多高档用品,开始以美观、舒适的外形及触感,吸引大众的注意。哑光涂层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它以美观的外表,舒适的人体生理学触感,逐渐在汽车内饰、电子产品等行业,占得一席之地,并日渐获得更多的青睐。
但是当今生产哑光涂料的技术主要采用加入无机填料,即向涂料的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消光助剂,主要为各种粒径的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铝等。由于这种助剂的引入无法使体系与填料互溶,使涂料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后期的储存和使用中,由于填料的沉降可能导致,无机填料位于容器底部,影响后期的涂布效果,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不含无机填料的紫外光固化哑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紫外光固化哑光涂料,由25~45wt%的组分A和75~55wt%的组分B组成,
其中,组分A为由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组分B包括九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三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和裂解型光引发剂。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组分A由聚己二酸乙二醇酯30-5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5-45份和丙烯酸羟乙酯10-20份应得到。
优选地,在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反应中加入抗氧化剂、阻聚剂和催化剂。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用量为2~5重量份,所述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用量为2~5重量份,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2~5重量份。
优选地,组分B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九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 5~30份、三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 5~25份、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5~20份、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10~4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30~50份、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 5~15份、裂解型光引发剂3~9份。
优选地,所述裂解型光引发剂由1~5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与1~5重量份的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组成。
上述紫外光固化柔性哑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先在抗氧化剂、阻聚剂作用下,己二酸乙二醇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反应完成后,再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和催化剂,反应得到的组分A;
(2)将九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三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和裂解型光引发剂混匀,得到组分B。
优选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