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EPTFE密封带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232.2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李超;俞江帆;孙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29K2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5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eptfe 密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EPTFE密封带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制胚挤出压延、纵横向拉伸、卷绕、烧结、分切、封孔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制备出强度高、密度均匀、各项异性优良、且截面形状与密封槽榫完美贴合的EPTFE密封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EPTFE密封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TFE是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耐温、绝缘、不粘和自润滑等性能,在医药、工业和环保等领域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EPTFE密封带(俗称弹性带)是PTFE产品在密封行业的一个重要应用,该产品不仅具有PTFE所拥有的耐化学、耐温性能等各种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可大大提高凹凸法兰面或其他易碎密封面的密封,在低预紧力的各种介质的密封领域使用很广泛。中国专利文献CN103102626A,于2013年5月15日公开了“一种自粘结软性PTFE膜带的制备方法”,其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硅和溶剂油,均匀混合,在50℃的烘箱中熟化12h以上;将熟化后的粉料预压成柱状毛坯;放入挤出机中挤出直径大小在20-25mm的圆形条状物料,并放在温水中进行保温;将温水中保温的聚四氟乙烯条通过大滚筒压延机压制成薄膜;进行去油、横向拉伸、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定型及分切等工序,最终获得性能优异的密封行业用聚四氟乙烯膜带产品,该膜材料可用于制备密封效果良好的编织填料用编织线,可替代普通螺纹用生料带,强度较高且自粘性和柔软性好,其密封和耐用性能优异,其性能和应用领域大大超过普通生料带产品。
而在实际应用中,此类产品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制备EPTFE密封带采用的都是拉伸膨化的方法,成品在自然条件下拉力的影响,其横截面自然形成趋向于圆、椭圆或者类似的具有圆弧过渡的多边形等形状,难以完美的贴合填充到密封榫槽里面;尤其是产品强度低、密度均匀性差和各向异性及耐压性不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EPTFE密封带密封性不佳,从而提供一种高强度EPTFE密封带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强度高、密度均匀、各项异性优良、且截面形状与密封槽榫完美贴合的EPTFE密封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EPTFE密封带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制胚挤出压延:将质量分数为20-30%的溶剂油混合溶液与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粉料混合均匀,预压成柱状毛坯,通过口模进行挤出,挤出压缩比为50-120,再在打滚滚筒上面压延成宽度为200-350mm,厚度为0.2-0.3mm的聚四氟乙烯带子;
b.纵横向拉伸:将聚四氟乙烯带子经过拉伸烘箱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纵向拉伸分为去油和拉伸两段,拉伸倍数为8-15倍,拉伸速率为400-600%/sec;横向拉伸分为预热、拉伸和定型三段,拉伸倍数为8-12倍,运行速度为4-10m/min,制得双向拉伸膜;
c.卷绕:将双向拉伸膜在不锈钢滚筒上进行卷绕,其卷绕设备必须带有空气排气装置;
d.烧结:卷绕好后,将不锈钢滚筒直接放在烘箱中缓慢烧结成型,然后冷却;
e.分切:采用刀具沿大滚筒圆周方向进行旋转分切成连续长的EPTFE密封弹性带;
f.封孔处理:将分切好的膨体四氟带在封孔液中浸渍一次,经过瞬间高温进行表面融化,经过冷水浸渍冷却,得到最终产品;
其中,步骤d烧结时先将温度缓慢升至300-360℃,保温10-20分钟,速率为0.5-1℃/min;再将温度急速降温至100-120℃,保温10-20分钟,速率为10-15℃/min;步骤f中瞬间高温的温度为380-450℃,烧结时间不大于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