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2057.5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涛;卢亢;陈泰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50;A61L2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陈嘉毅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管 软组织 修复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为核-壳多孔网状结构,所述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由聚己内酯、Ⅰ型胶原、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rhTGF-β3)和牛血清蛋白(BSA)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聚己内酯10份;
Ⅰ型胶原 10份;
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rhTGF-β3) 0.01-0.05份;
牛血清蛋白(BSA) 0.05-0.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8×105 Da,所述的Ⅰ型胶原的分子量为1×105 Da,所述的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rhTGF-β3)的分子量为25 kDa。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纤维膜材料的制备;二、气管软组织修复纤维膜的纺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材料的制备具体步骤为:
(1)壳层材料制备:
将聚己内酯和Ⅰ型胶原按质量比4:1溶于六氟异丙醇搅拌12小时,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2%的聚己内酯/Ⅰ型胶原的混合溶液,然后超声处理30 min去除搅拌时产生的气泡,制得壳层材料混合溶液;
(2)核层材料制备:
S1:将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rhTGF-β3)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轻柔搅拌1 h配置成浓度为40μg/mL的rhTGF-β3溶液;
S2:将牛血清蛋白(BSA)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轻柔搅拌1 h配置成浓度为200μg/mL的BSA溶液;
S3:然后将S1制得的浓度为40μg/mL的rhTGF-β3溶液和S2制得的浓度为200μg/mL的BSA溶液等体积混合,配制成rhTGF-β3/BSA的混合溶液;
S4:将Ⅰ型胶原溶于去离子水配成质量浓度为20%的Ⅰ型胶原溶液;
S5:将S4制得的质量浓度为20%的Ⅰ型胶原溶液和S3中制得的rhTGF-β3/BSA的混合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核层材料混合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软组织修复纤维膜的纺丝具体步骤为:
S1:将所述壳层材料混合溶液和所述核层材料混合溶液分别加到同轴静电纺丝设备中的壳层材料注射器和核层材料注射器中,静置30-60 min至排尽所述壳层材料注射器和核层材料注射器的空气;
S2:调节辊筒接收器和同轴喷头间的距离为15-20 cm,调节高压电源至15~20 kV,调节载有壳层材料注射器的微量注射泵的输出速度调节至1mL/h,调节载有核层材料注射器的微量注射泵的输出速度至0.2mL/h,辊筒接收器的转速控制在200~350 rpm;
S4:待核层材料完全输出后,结束纺丝,从收集装置上取下纺丝膜,即得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静电纺丝装置包括高压电源,壳层材料注射器,核层材料注射器,微量注射泵,收集装置,同轴喷头和辊筒接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软组织修复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喷射头内孔径为0.5 mm,所述同轴喷射头外孔径为0.8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20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